张衡思玄赋的深意 张衡一生有多少贡献

张衡思玄赋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张衡生于东汉国政衰弱的时期,国政上不得志,所以创作了思玄赋。

张衡画像

张衡画像

思玄赋与《老子》中的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联系。作者开篇直接点明主旨:仰先哲之玄训,慕古人之贞节。不过随后却在后来的文中明显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比如那一句“凶吉倚伏,幽微难明”。明显表达不满现实,但是却又怕惹祸,于是不能“游六合之外”,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于是只能远离官场,专心研究学术。

这篇思玄赋里面可以看到道家清静无为、反朴归真的思想。张衡在这篇赋中,先从道家的观点立场出发,表明自已对先贤的崇拜之情,比如说“仰先哲之玄兮”,“尚前良之遗风”等。“佩夜光”“缀江离”这两句明确表明作者决不迎合权贵,同流合污。他在面对社会矛质之时又感到无力,希望找到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可以解脱。他要和孔、周、老氏为伍,不再插手任何国政,表达了非常强的道家思想。

若是说张衡早期的作品《东京赋》有一丝道家思想的话,那么到了思玄赋,张衡已经完全是道家思想了。此时已看出张衡的思想已经非常消极。张衡过世的前一年,又写了归田赋,深切表明自已弃官的决心。或者作者真的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写完归田赋下一个冬天,作者就去世了,带着他热爱又充满失望的心情,走了,如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张衡传

张衡,东汉人士,字平子,祖籍南阳。年轻时便擅长写文章。后曾到太学学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且是东汉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不喜与俗人交往,却也不骄傲自大。

张衡雕像

张衡雕像

永元年间,他被推荐为孝廉,但他不受官府征召。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在汉安帝时期,他被封为郎中,随后升为太尺令,由此,他开始研究天文学。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之后对黑暗的政治社会对皇帝诉告。后来被升为侍中被皇帝召进宫,伴皇帝左右,为国家政事提意见。皇帝问张衡天下人最痛恨的是谁,于是宦官给他使眼色让他不要说出。张衡虽没说出但宦官怕他成为祸患,便一起抵毁他。张衡对这事有所感思,便写了《思玄赋》表达自己对人心的看不清。

张衡之妻名为魏兰,其子早夭,之后便再无一子。在古代以子多为福,但他可谓凄凉。

在永和初年,张衡用强硬手段,将河间王等一众骄横奢侈的豪族大户一网打尽。从此人们都对他恭敬畏敬,赞叹他的政治清明。他任河间王相上三年,之后便上书辞职,请求回乡。皇帝任命他为尚书。张衡于永和四年去世,那时已六十二岁。

张衡的父母并无详细记载,但其祖父张堪小时候也乃一圣童。而张衡的一生也可谓对社会贡献巨大,尤其在天文学上更是少人能比。

张衡名言

张衡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其实张衡还有一个不太为常人所知的身份——他其实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学家。

张衡雕像

张衡雕像

张衡天资聪慧,不足五岁,便能写文,在乡邻中被传为佳话。张衡十余岁时离开家乡,来到了洛阳城求学,在那里他进入了堪比今日清华北大的最高学府太学。求学期间,张衡一丝不苟,敏而好学,课余之时还结交各方文豪,这段经历为以后张衡写诗作赋,成为文学家奠定了十分优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