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先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大爆炸的时期,无数的贤人大才横空出世,引发了一场文化风暴,诸子百家层出不穷,而在这之中,慎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慎到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被后人尊称为慎子。
慎到的画像
慎到大概是活跃于战国中后期,他早年的时候曾经在稷下学宫之中讲学,是当时学宫之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最早的时候他精研道家学说,但是和老庄不同的是,他看到天地自然的伟大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类无限的可能性,相信人类能够处理好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从道家思想之中逐渐脱离开来,将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是法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因为慎到的思想有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痕迹,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道法家。
根据史记来看,他有着《十二论》但是很多都已经失传了,就连在汉书中收录的《慎子》42篇现在也只能找到其中的五篇,可以说慎到的绝大部分著作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之上。慎子的思想不仅是法家思想的开端之一,也深深的影响了道家学说,自他之后,中国的道家正式走上了参与政治的道路。同时他基本的建立了法术势的体系,为后来法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慎到将自己的“法”和道家的“道”联系起来,认为为人君主也需要守法,是国家存在所以才需要国君,而不是国君存在才有天下,这样最基础最朴实的法治观念也影响了无数后人。
慎到的势
何谓“势”有权势、声势、气势等等,而在慎到眼中,“势”就是法治的核心观念,在当时“势”主要指的就是君主的权势,就是君主的权威性,要求君主执掌大权,威严无比,令出如山,也算是中央集权的一种雏形。
慎到的雕像
慎到虽然早年的时候学习黄老学术,但是他的思想却摆脱了道家黄老之学的羁绊,形成了自己的法家思想,是韩非子之前法家的代表人物。当时正是奴隶制度像封建制度转变的时候,根据当时国家的政治环境,慎到提出了需要“重势”,即加强君主的权势,因为当时一些地方上的贵族势力很强大,慎到认为要想反对这样的贵族势力、实行变革,就只能依靠君主,通过加强君主的权威来强行推动变法。
慎到主张要加强君主权威,要让君主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臣子百姓都要无条件的服从,这样法治才能更好的实行,他觉得儒家倡导的“德治”,追求的“贤者”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不安分的,只有加强君主的权威,将权势尽可能的集中在君主的身上才能保证法治,为此他还特别举例说了如果尧是一个老百姓,那么他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桀是天子就可以惑乱天下,这就是有没有权势的区别。
慎到虽然重势,但是他并不是对于君主没有任何的约束,他的法家思想最初是从道家理论中发展出来的,所以认为君主需要利用自己的权势来顺应时势,需要根据局势来做适合当时客观环境的决定,这一点还是比较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