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是牛郎吗 欢天喜地七仙女董永的故事(3)

董永传说

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为卖身葬父他被当地县令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蔡茂上报光武帝,成为当时的孝子典范。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记载于刘向的《孝子传》中,之后三国的曹植在其《灵芝篇》中也有相关记载,而东晋时期的干宝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记》中对董永卖身葬父的行孝主题着重突出,而且情节完整,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的流传。

时光荏苒,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董永传说经历了朝代更替,不断地融入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百姓的思想,从一个以孝为主题的故事,成为一个歌诵爱情,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记载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贫寒,父亲死后他没有银钱为父亲置办丧事,于是就把自己卖给了当地一户富庶人家作奴仆。而天女助人的传说则最早见于曹植的《灵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笔代过。而今我们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则是来源于干宝的《搜神记》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动,于是派天女下凡帮助董永,为他还债赎身。后世很多的戏曲都取材于此,如南戏的《董永遇仙记》和黄梅记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是董永传说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天仙配》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传播。现好今,董永传说已是中国一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遇仙

董永遇仙的故事从陈思王曹植的《灵芝赋》开始,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它所歌诵的思想主题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董永遇仙

董永遇仙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人,“孝”在当时是社会的核心主题。董永遇仙故事的几个主要的关键点在于董永家贫、董永孝顺、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仙女下凡相助。但是这则故事的核心要素在于“孝”。汉朝时期推行儒家文化,“孝”是儒家思想中主要的价值观之一。且汉朝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的典范,汉文帝刘恒就是被列入二十四孝图的孝子典范。因此董永故事在当时被广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治环境的影响。

“孝”是董永故事产生的动因,而遇仙则是它的目的所在。它告诫世人,孝顺的人会有天神相助。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古代人民对于神灵都有一种特殊的尊崇,用带有神话色彩的方式,将孝道提升到一个神仙的高度,这样更便于让普通百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