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人文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韩愈山石
据历代考证,常认为韩愈在公元801年离开徐州赶赴洛阳的途中,游经洛阳北出的一座寺庙,作下了这首《山石》一诗。不过《山石》描写的并不是真正的石头,它只是以诗开头的一个词,也就是“山石”作为题目的。这首《山石》是一种诗篇的山水游记,是以前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大致讲述了韩愈在傍晚行路,入寺,夜晚的景色以及第二天天明的景象。
《山石》
全诗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的是黄昏到行到寺庙的所见。写到了复杂难行的山路,荒凉凄清的古寺,还有宽大的芭蕉和肥硕的栀子。第二部分写的是寺庙僧人的热情招待,还有韩愈偶遇寺庙中已经年久稀薄的古壁画的兴奋。后入了深夜后,山中不绝的虫鸣声,还有清泠的月光挥洒下来的清凉。第三部分是韩愈晨起赶路的所见和所感。雨后的深山云雾缭绕,道路难寻难行。后韩愈寻得出路欣喜不已,一路上崖壁上的鲜花,山涧里的清澈流水,路边的挺拔松柏无不令韩愈心境舒畅。最后一部分是韩愈有感于眼前的景物,想到人生就应该随着自己的性子,否则就像被套了缰绳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