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大揭秘

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

贾惜春,贾府中排行最小的一位小姐,她擅长绘画,参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才女之一。那么小说中对于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又作了什么样的安排呢?

贾惜春图片

贾惜春图片

提起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其实有些坎坷,惜春虽然姓贾,却不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小姐,而是宁国府的小姐。惜春的母亲在小说中没有名字的记载,只知道她母亲在她幼年之时便已离世,父亲在观中修道,贾母怜及惜春一人无父母在旁,便将她接来荣国府,与府中姐妹一同成长。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不禁让人感叹,其实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寄身在他人屋下,使得贾惜春自小便性子冷淡。既然谈及了贾惜春的身世,那么贾惜春的命运小说中又作了何种安排呢?贾惜春最后选择了与青灯为伴,她在看尽了贾府的衰败以及贾府姐妹的不同命运后,对生活充满了轻视,她为自己选择了出家的结局,或许可以说是厌恶了生活的表现,或许不少读者对于贾惜春的命运被如此安排有些惋惜,但其中小说中有些细节便已暗示了惜春的命运最终会是与青灯为伴,例如,惜春平日里与妙玉最为亲近;在出灯谜之时,又独独出了一个与“佛灯”有关的灯谜。

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最终为读者惋惜,但惜春最终能与青灯相伴,其实也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大家小姐最后常伴青灯应该也是对社会批判的一种态度吧。

贾惜春判词

贾惜春,《红楼梦》中的人物之一,她虽不及探春办事果断,可却也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她性子冷,不合群,却画得一手好画。那么在《红楼梦》中又给了这位奇女子贾惜春判词是什么样的呢?

>贾惜春剧照

《红楼梦》贾惜春剧照

在正册判词中,画有这样一幅图,图上是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位女子在翻阅佛经,其判词说道: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便是小说中贾惜春判词,贾惜春的判词向读者们暗示了惜春今后的命运。判词的第一句话,“三春”指的是贾府中除了惜春外的另外三位小姐,暗示她们最后的遭遇悲凄。的确如此,元春离世,迎春受夫婿折磨,而探春则远嫁他乡。“景不长”字面上的意思是春天的时间已经不长,也暗示了贾府繁荣的日子即将离去。第二句话则说的是尼姑所穿的衣服更换下了昔日里华美的锦服。从这两句话便可以看出惜春在亲眼见到了自家姐姐的遭遇后,决意出家为尼。判词的最后二句话,对惜春这名女子表示惋惜,更是向读者道明了贾惜春最终的命运,从此青灯在旁,陪伴在佛像之侧。其实,贾惜春的判词只是道出了惜春最后的归宿,但惜春之所以会选择与青灯为伴,只因经历了贾府的衰败与见证了姐姐们的遭遇所致。可怜一代侯门女最终与青灯为伴。

贾惜春的判词简单地向读者点明了惜春的一生。

贾惜春描写

贾惜春,《红楼梦》中一位看破红尘的女子,她的“冷”及她的“静”都是她个性的体现。那么在小说中,作者对于贾惜春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呢?

贾惜春画像

贾惜春画像

贾惜春描写,小说在第三回便已经出现了贾惜春的身影。“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八个字便是贾惜春的出场描写,相较于其他姐妹的描写,惜春的描写真可谓是少的可怜。小说中的第十八回,第二十二回及二十三回,都有惜春的出现,可是作者还是依旧对于惜春的外貌没有相关的描写。难道作者对于惜春并不喜欢吗,为何连多一点的描写句子都懒得给惜春呢?其实,作者这么做有他自己的思量,对于贾惜春描写之所以含糊,是为了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勾勒出惜春的模样,一个自幼离开父母,性子冷淡,最终出家的贾家四小姐。 我们不妨自己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一个身影单薄,身穿黑色尼姑服的妙龄女子,静静地坐在寺庙中翻阅经书,这便是贾惜春的形象。其实作者虽然在小说中对惜春没有进行一个具体的描写,可是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有关于贾惜春的点滴细节,在小说中作者用了不少的笔墨来描写贾惜春擅于绘画,也用了不少的笔墨来从旁描写贾惜春性子“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