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人代表之一,和高适并称为“高岑”。长达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边塞诗充满着边塞异域雄伟的气势,而岑参本身的个人经历和坎坷身世又使得他的边塞诗极其赋有感情而又充满着对命运的嗟叹和感怀。其代表作有《玉门关盖将军歌》、《碛中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轮台歌》等。
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
岑参的边塞诗主要可具体概括为“壮”、“奇”。
“壮”是说岑参的边塞诗具有壮大的报国志向和壮伟的边塞异域景象,如火山云,瀚海,飞沙走石,黄沙漫天,地冻天寒等等。
“奇”主要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写作手法独特,想象奇异,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奇特。边塞的壮阔之景让岑参的想象也变得宽宏起来。如《春梦》之中“洞房昨夜春风起”大为后人称赞。
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中的千古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纷纷大雪比作是洁白的梨花,给人以新奇而又欢快之感,想象奇妙之外又形神兼具,让读者觉得冬季的寒冷一扫而空反而洋溢着欣喜。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环境恶劣的塞外,岑参还是积极乐观。
岑参的边塞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也颇为丰富,岑参仕途坎坷,但是他依然满怀报国之志两次入塞,希望可以建立功业。所以岑参的边塞诗色彩明丽,悲壮中又乐观积极,加上长期的边塞生活更是奠定了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基调。
岑参简介
岑参,约生于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客死咸阳。岑参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宰相。其伯祖父因不同意力武承嗣为太子,被贬后远征吐蕃,后被诬陷进了牢狱被诛杀。岑长倩的五个儿子全被杀害。岑氏亲族很多人被流放。
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雕像
岑参的父亲曾经出任过仙、晋(今天的山西临汾)二州的刺史,不幸的是岑参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岑参父亲去世后,家道更加衰落,岑参幼年过得很孤贫。但是岑参天资聪颖,五岁就跟随其兄长学习读书,九岁便能吟诗作赋。天宝三年,岑参考取进士,之后仕途算不上顺风顺水,曾两次满怀一腔报国热情前往塞外,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岑参的边塞作品也大都是在这阶段完成的。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广泛,山水,赠答,边塞等各个方面,岑参早期的作品多为写景和抒情的赠答之作。诗中抒发了很多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嗟叹贫贱的忧愤之情。在边塞的那几年经历让岑参的作品的境界开阔很多,继而他写出的边塞诗多瑰丽浑厚,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边塞的生活让他近距离地接触了边关战士的英勇感受到了边塞异域风光。他将这些感情都融入了他的边塞作品中。岑参晚年的作品大多感怀战乱,他本人也更加渴望回到故乡,但是当时蜀中爆发安史之乱,岑参最终也没能回到故乡,于公元770年卒于成都。
碛中作 岑参
《碛中作》是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奔赴安西时在沙漠途中见到的情景。诗歌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一):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二):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碛中作 岑参
从题目碛中作便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在沙漠写的诗,诗中作者告别亲人,骑马西行奔赴塞外保家卫国,广阔的西北了无人烟。看到升起的圆月想起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两个月了。眼前平沙茫茫,而夜幕降临,不知道自己今夜露宿何方。军旅之途劳苦非常,又没法好好休息,只能在这荒漠上将就着了。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2485.html
以上是关于岑参-岑参身世坎坷长居边塞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