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伍子胥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
伍子胥影视形象
伍奢之子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平王为了抓住伍员,开出了五万石粮食外加大夫之职的高价,来悬赏伍员的人头,可见楚平王对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伍员是非常有才能的。
伍子胥逃到吴国之后,帮助那时还是公子的阖闾夺得王位,后又辅助阖闾争霸春秋。吴国在伍子胥和阖闾的治理之下,渐渐的强大起来,有了争霸春秋天下的资本。吴国强大起来之后,马上开始进攻楚国,春秋大国楚国没能阻挡吴国大军前进的脚步。最终,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联手之下,楚国国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报了父兄大仇。
攻破楚国国都之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平定了国内的叛乱,稳定了吴国的局势。之后,阖闾又命令太子夫差领兵攻楚,打败楚国。楚国害怕吴国还会再来攻打他,决定将楚国的国都由郢城迁往鄀城。阖闾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吴王夫差,此时的吴国在春秋的地位直追当时的霸主晋国。后来晋吴争霸,吴国失败被灭。
伍子胥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春秋格局,使得一个本来在春秋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一跃成为一个争霸的大国,要不是后来的夫差赐死了伍子胥,春秋的格局可能还会被改写。
伍子胥评价
伍子胥,春秋名将,楚国人,后又逃到吴国,帮助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随后又帮助吴国走上春秋争霸之路。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
伍子胥剧照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复仇之中度过的,自从自己的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就背负上了仇恨的枷锁。带着仇恨的他来到了吴国,运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吴国这样的一个小国逐渐的开始强大起来。最终,他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攻入了楚国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自己父兄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