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袁世凯行宫的建筑构造(3)

张之洞与袁世凯

张之洞可以说是袁世凯的救命恩人,为什么这么说呢?1907年,张之洞与袁世凯被封为军机大臣,入军机处,后来袁世凯的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内外都开始隐隐担心,并且对张之洞提出要制约袁世凯,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官场不正之风。

张之洞与袁世凯

张之洞与袁世凯

袁世凯是北洋集团的老大,而这个集团已经发展为了清朝末年最有实力的军事政治集团。张之洞是一届儒生,袁世凯从没将这个儒臣放在自己的眼里。袁世凯曾对使臣说张之洞是做学问的人,和我不一样,我是干实事的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世凯那轻蔑的语气。后来慈禧大宠袁世凯,袁世凯混的如鱼得水,在这期间办了很多的大事,这让他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慈禧去世,其他新兴势力勃起,摄政王载沛、隆裕太后联合庆亲王奕劻商议如何袁世凯。但是庆亲王奕劻则不敢做主提议与张之洞商量。

于是张之洞被传唤商量大事,这时候的张之洞已经是花甲之年,听完他们的提议后说道现在新皇还小,时局这么乱,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稳定大局,一上台就要诛杀大臣,这如何说的过去,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有了这一个先例,以后怕有很多效仿者。又提议,可以将他革职收回权利放他回老家,这样就解决问题了。

张之洞与袁世凯的关系确实不好,但是张之洞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论张之洞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打的是什么样的算盘,但是袁世凯的命确实是张之洞保住的。

隆裕太后与袁世凯

隆裕太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1908年在光绪与慈禧相继去世之后,溥仪继位,隆裕皇后于是变成了隆裕太后,但是这个时候的清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以说内忧外患并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许多的省份都发电支持共和,清王朝大势已去,这个时候戊戌政变之后走上历史舞台的袁世凯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

隆裕太后剧照

隆裕太后剧照

袁世凯看到清朝大势已去于是也表明自己支持共和,于是一边与南方的孙文联系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南方的革命党进行谈判,一方面威逼利诱相结合逼迫清帝退位。这个时候溥仪还是一个孩子,大权掌握在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的手中,于是袁世凯先说服隆裕太后将摄政王载沣解除职务,这样清朝的最高权力就只是落在了隆裕太后手中。清王室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清朝可以依靠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但是袁世凯却总是说经费不够不能出兵,隆裕于是咬咬牙将清朝国库中唯一的七万两白银拿出来给了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却在偷偷的与革命党联系,想要做共和国的大总统,革命党同意了袁世凯的要求,条件是清帝要退位,于是袁世凯让自己的亲信对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隆裕威逼利诱,这个时候孤立无援的隆裕在袁世凯的逼迫下被迫接受了清帝退位的条件,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记载,隆裕太后不停的哭泣,袁世凯也趴在地上哭,隆裕太后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啊!”

1911年2月12日隆裕签署并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清王室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内,1913年隆裕抑郁而终,袁世凯后来想做皇帝,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在1915年病死。隆裕太后与袁世凯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