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徒弟子路负米的故事(4)

子路画像

子路画像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比孔子小九岁,出身比较贫寒,早年就以为亲负米而闻名,即使是在后来为官之后还是想念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孔子评价其“生事尽力,死事尽思。”

子路被孔子说服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对其也因材施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孔子并没有改变子路的本性,所以孔子说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是直性子,对孔子有了看法也不会因为其是老师而不说出来,子路总是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孔子也很看重,所以可以说两人亦师亦友。

子路具有不错的政治才能,自己也称自己可以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万乘之国,不仅仅可以使得民众勇敢,而且还可以使得他们知道礼仪,子路曾经在鲁国做了很大的官,在蒲邑做邑宰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子路具有爱民如子的心情,在鲁国做地方官的时候,民众开凿运河生活艰苦,子路拿出自己家里的粮食给他们吃,孔子听说了派子贡去砸破了煮饭的锅,子路急的跳脚。

后来子路在卫国做蒲邑的邑宰,并且在听说政变后着急的赶去,明知道去了之后可能会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路,是一个豪爽的人,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有才干的人,但是这样一个人却死的有点不值得。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关系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非常民主而且平等的,子路有事会对孔子说,孔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也说明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像是朋友一样共同的探讨一个问题,孔子不会用自己师长的身份去压迫子路,子路也不会因为孔子是自己的老师就谦让孔子,不直言相告。

子路与孔子

子路与孔子

《论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子路让自己的师弟子羔做费的地方官,孔子说,这个孩子还没有完成学业,让他这么早就主持一个地方的事物,这是害了他呀。子路回答说,那里有人民,也有供奉神明的社稷,子羔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没有必要非通过读书来学习。孔子生气了,说,我讨厌那些伶牙俐齿的人,就像你这样。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与孔子在对一件事的意见相左的时候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子路更加注重的是实践,而孔子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德行学问的学习,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这是一个人修为的两个途经,不能说有了实践就更加的好,也不能说学习书本知识就一定好。一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对于子羔来说,我个人认为是读书更加的重要,因为孔子作为万代师表,对每个弟子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孔子也是会做到因材施教的,所以孔子说让子羔做费的地方官是害了他,肯定不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