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爆发丁戊奇荒的原因是什么(3)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时间是在清朝光绪元年的1875年到四年的1878年,而因为丁戊奇荒导致当时多达上千万的百姓死于这场饥荒,其中以1877年和1878年死亡的人数最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为丁丑年和戊寅年,因而这场饥荒史称为“丁戊奇荒”,而最严重的两个地区为为河南和山西,故丁戊奇荒也被称为是“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丁戊奇荒发生的时间正逢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且各路农民起义的失败例如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而当时中外反动的勾结使得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阶段,而当时腐败的清王朝政治统治笼罩着晚清时代,一场天灾人祸——丁戊奇荒便由此而来。

在1876年的春夏,南方沿海地区雨水过多,导致水灾,而与此同时,北方大多省份遭遇旱灾的侵袭,随之发生蝗灾和瘟疫等灾情,这样连续的灾荒致使饥民的人数增长多达2亿。

丁戊奇荒发生的根本原因离不开当时的统治者的黑暗统治,他们只知道搜刮民脂并未进行一些基本建设,导致生态系用失调,于是乱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等破坏加重了自然灾害。

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

灾情的发生,清政府十分的重视,那么关于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呢?人们又是如何度过这场大劫难的呢?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而解决方法是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的额,一个便是清政府的整治手段,为了安稳民心,稳定社会秩序,政府使用了多种运行手段,调集各方人力,采取多种赈灾方法救济灾民,甚至为了安抚民心实行求雨的手段,只为对号召全民抗灾起积极的作用。

为此政府还开仓放粮,赈银用于购买粮食供给给饥民,虽然当时政府在救济饥民方面还存在诸多弊端,但也对灾民得以度过丁戊奇荒起了重要作用。

其二便是民间赈灾活动的兴起,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官绅劝捐,民间成立的诸多义赈组织对当时的灾情有着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赈灾的不足。而第三个便是外国教会的赈灾活动,虽然外国教会赈灾的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增加教徒,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时的饥民度过这煎熬的灾荒。

总之,面对这长达四年的灾荒,关于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虽然比较落后,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灾难的侵袭,义赈的出现也对全国人们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