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俞樾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俞樾作品
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这一主张,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此论调的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当然,他的这一说法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在研究《皇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医书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废医存药”才是正途,其中的一系列举例论证,可以在他在《废医论》和《医药说》中找到详尽的论述。不过,很多人认为,清代俞樾之所以提出“废医存药”,与他晚年病弱有很大的关系。
清代俞樾在文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三侠五义》改为《七侠五义》,在研习了诸多经典后,他将不合理的情节进行删改,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广泛流行性。另外,他提倡经学致用,他一方面尊崇孟子的性善说,又认同“性恶论”提出者——荀子的道德教化说,可见,他以一种更加包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的人性观。除了文学方面的造诣,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风格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稳重大气,挥洒自如,石碑的拓本流传至今。
俞樾后人
俞樾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大师之一,其门下弟子众多,大多有非凡的成就,俞樾后人当中有两个也继承了俞樾的衣钵,成为一代名家。
俞樾照片
俞樾的后人之一是俞樾的孙子俞陛云,俞陛云自小就是由祖父俞樾亲自教导,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且精通书法,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乐静吟》《清代闺秀诗话》等。传闻他要出人四川的考官的时候,没有火车,只能乘坐轿子,行程缓慢,沿途的风光非常美妙,他就用诗句来一一记录,写成一本《蜀輶诗记》,后人对此评价极高,称赞不已。俞陛云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纷扰,不屑于炫耀自己的学术,一生低调专研,且俞陛云是一个长情之人,在发妻死后没有续娶,一生都在悼念亡妻,不愧为俞樾的后人。
俞樾的后人之二是俞樾的曾孙俞平伯,是一位当代的学术名家,和胡适一起创立了“新红学派”。他出身名门,早年的时候因为诗歌和散文出名,年轻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一直在各大高校执教,建国后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之一,是许多文学研究院的顾问,也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者。其著名的诗歌作品有《春水》《冬夜》、《西还》、《忆》等。著名的词有《读词偶得》、《古槐书屋词》《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广为传颂的作品之一。
无论是俞樾还是俞樾的后人,都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学识,让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播,值得称道。
俞樾故居
俞樾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自称为曲园居士,曲园就是俞樾故居的别称,是俞樾生活、创作文学作品的见证地,因形似曲尺,故取名曲园,它坐落于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而又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园由俞樾亲自设计规划,占地2800平方米,其中房屋共计30余间。
俞樾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