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高攀龙简介介绍(4)

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的过程中常常用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格标准来评论政治和朝廷,对人物进行评价。当时许多跟他志趣相投的士大夫都会随声附和,纷纷来参加主持的大会。当时在朝的正直官员也跟他们志趣相投,遥相呼应。那时候的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当时的反对派对此十分憎恨,称他们为“东林党”,诬陷他们认为他们是假借讲学的名义实际上是结党营私。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经过多次迁葬,原来是在无锡西郊的璨山的东边,1966年遭到了摧毁,1985年由无锡文化管理委员会将墓地移到了西郊的青山,现在位于青山公园中。1986年,高攀龙墓作为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受到政府的保护。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党祸而使得人心畏惧,高攀龙的遗体会安葬在了无锡西郊衡山的山下。明崇祯元年,东林党的冤屈得以平反。皇帝钦点让官员到无锡进行勘定,并且下旨准谕祭葬。1646年,高攀龙的后代将高攀龙墓迁到了璨山的山脚下。

墓地形制宏伟,占地约为五亩。墓前的石坊上刻着“谕茔”二个字。墓道的旁边有三对石兽。后面有一张祭台,在墓的中间葬着高攀龙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左下方是长子高世儒墓,右边是次子高世学墓和三子高世宁墓。坟丘上面雕刻着瑞兽的图案,墓园里面和外面植物遍地。

高攀龙墓在雍正、乾隆以及之后的各朝各代都有过多次修整。在咸丰年间,因为兵灾而使得墓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光绪元年进行了重修。现在的高攀龙墓是在1985年重建的,墓地在青山南麓,就是他父母亲安葬的地方。

墓园的周围由石砖砌成,里面用石块来围成墓墩,前面有石刻的墓碑,在上面刻着“明高攀龙之墓”六个大字。园内种植青松和翠柏,显得格外清幽肃静。高攀龙墓现在如今是在青山公园内,成为了市级文化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