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秀眉的军师是何人(3)

苗族张秀眉

苗族张秀眉其实原先不姓张,甚至名字也不叫秀眉。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李姓,后来因其家中贫穷,来到台江的张家寨打工,被赐姓张。他原名宝兄,秀眉这个名字是后代给他加上去。

张秀眉的雕像

张秀眉的雕像

咸丰五年,苗疆遭受了巨大的灾荒,导致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但是清政府依然对当地人们横征暴敛,于是苗族人民群情激奋,要求清政府取消苛捐杂税。张秀眉连同包大度等人,用刻木、鸡毛等传令苗疆各寨,率众起义。张秀眉被各寨首领推戴为此次起义的元帅。

起义军给予了清王朝沉重的打击,仅三年时间里,他们就占领了贵州东南一带,并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和政权。同时,张秀眉还连同全国各地的其他起义军一起作战,影响巨大。清政府认为张秀眉是苗疆动乱的罪魁祸首,于是派遣大量士兵前往镇压。张秀眉又联合侗族起义军,一起进入湖南境内,让曾国藩的湘军应接不暇。

1864年,全国影响最大的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相继各地起义军也纷纷进入了偃息的状态。此时,清政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镇压苗族张秀眉起义。1867年,湘军大批进入了贵州境内,第二年,攻克了荆金园、偏刀水、玉华山等地。对此张秀眉也策划起义军对湘军后部的湖南晃州厅、伉州府等地发起反击。在回师的途中,张秀眉遭到了湘军的拦截而失败。

此后,张秀眉连同侗族陈大六起义军,横扫贵州、云南一带,截断清军粮道,屡屡发起突袭战,使得清军草木皆兵。

1869年,湘军又大规模地发起攻击,起义军被迫西撤,在途中设下埋伏,引诱追赶的湘军进入伏击圈后,全歼了前来镇压的大批湘军。

1870年,湘军的席宝田以三十余营的兵力,在施洞口于起义军决战,张秀眉被击败,遁入雷公山。第二年,张秀眉和部分起义军通过逐步渗透,潜出雷公山地区,试图以游击战的形式反败为胜,但最终由于寡不敌众。1872年,起义军主力被击溃,张秀眉、包大度等人被俘,押解至长沙后惨遭杀害。

张秀眉起义为何失败

张秀眉起义是清朝末期的一次巨大的苗族农民运动,前后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那么轰轰烈烈的张秀眉起义为何失败呢?其原因何在?

张秀眉的雕像

张秀眉的雕像

首先不可逃避客观存在的因素。中国西南地区,从清朝建国以来,就一直是清政府极其重视的地方之一。当年南明抗清的时候,作为南明最后的名将李定国,是差点翻盘清政府和南明政府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贵州、湖南一带接连击败清军的主力,挥师北伐,要不是内讧,恐怕南明中兴指日可待。因此在重新调整了部署,并且由于南明的孙可望投清之后,南明的虚实尽入敌手。清政府派遣吴三桂前往西南镇压南明势力。最后永历、李定国相继去世后,当时清政府实力最强的关宁铁骑就一直驻扎在那里。虽然三藩之乱后,西南驻守兵力得到了削弱,但是清政府不会忘记,李定国的余部,那些不肯剃发的南明残余遁入了缅甸境内,他们依然是一股对满清统治的潜在威胁。

其次,当时全国最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起义遭到了镇压了。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前,清政府可以说并没用全身心地对付张秀眉起义。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以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和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异军突起,成为了一支超越清政府中央军实力的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而太平天国灭亡后,各地起义军也纷纷蛰伏,清政府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以湘军的全力对付张秀眉起义。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身经百战的湘军,早已经过无数次锤炼,且人数、装备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