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罗祥义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摘要:对近几十年来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从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专题的研究及相关的研究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综述。按照时间的先后分门别类地列出各前辈的主要观点并作简要评述。对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儘量作穷尽性地收集各家观点,以备读者参考。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个人浅薄的构想。
关键词:出土先秦文献 语气词 研究综述
郭锡良先生(1988)说:“语气词又称助词或语气助词,这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词类,马建忠说:‘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前人对它的关注从古代就开始了。古代关于语气词的研究,主要散见于经书注解、韵书、字典、文学作品、史书、笔记杂誌等书籍中。直到元代,才出现了第一本专门研究虚字的书,即卢以纬《语助》。到清代,是古代小学发展的顶峰,虚词的研究也硕果累累,期间主要着作有:伍兆鼇《虚字浅解》、张文炳《虚字注释》、朱孔彰《经传虚字义说》、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课虚斋主人《虚字注释》、吕坚《虚字浅说》、谢鼎卿《虚字阐义》、邹丽中《虚字赋》、俞樾《虚字注解备考》等数十种。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虚字专着是卢以纬《语助》、袁仁林《虚字说》、刘淇《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经传释词》四部书。[1]总而言之,古人对语气词的研究,很少当作专门的学问来讨论,成果少、研究範围小,并不成体系。而且,他们没有看到近代出土的文献材料,在研究时所使用的语料都是传世文献,这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局限性。自地下的文献材料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献的语言研究逐渐地火热起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关于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因此本文综述的重心偏向80年代以后的研究。
目前所见到的出土先秦文献中,语气词种类丰富且出显现频率高,它们含有丰富的语言信息待我们去挖掘,是一块值得付出心血的研究热土。我们认为,对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进行研究,必不能忽视的两个基本问题是:第一,语气词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语言语气的,我们不能抛开“语气”而空谈“语气词”,语气词的研究要基于汉语语气系统的研究,研究先秦汉语语气词就先要搞清楚先秦汉语语气系统;第二、“语气词”这名称是由现代学着提出来的,是近代的产物,而埋在地下几千年前的文献中的“语气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前必先要搞清楚“语气词”这个概念的产生及研究发展状况。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进程是一个庞大体系,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作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进程的综述,待来日再撰专文叙述。
一、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研究回顾
(一)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专题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是专门以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为研究对象的。目前的成果不是很多,还没有专着,只有若干篇论文。这类论着是研究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他们研究的侧重各有不同,研究的材料範围、方法及对象都有许多差别。我们按照研究的範围,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来综述:
1、整体性的研究
这类论着以整个先秦出土材料为研究範围,总括性地对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此进行研究。他们描绘出各种材料、各历史阶段中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功能及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整体的面貌。此类文献主要有:
李达良(1980)首先以甲骨文、金文为语料,结合《诗经》、《尚书》等传世文献来探讨上古汉语语气词,提取出11个语气词进行初步讨论。在看到李文后,张振林(1982)专门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进行全面地讨论。为了更好地探索古汉语中语气词的产生和发展的使用情况,文章把感叹词当作句首语气词来探讨,从楚简帛、战国金文、诅楚文和石鼓文等材料中提取出语气词共13个:“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巳”、“乌虖(乌夫、于嘑、于虖)”、“夫”、“才(、哉、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之”、“也(施、殹)”、“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欤)”、“者”、“虖”、“矣”、“焉”。文章以每个语气词为纲,举出各个语气词在出土文献中的大量用例,纠正了一些前人解释的错误,并对每一个语气词的使用时代及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先秦时期的语气词的应用的整体情况。张玉金(2015)收集了目前发现的几乎所有出土先秦文献,从中提取出语气词共13个:“与”、“也(绥,緌)”、“殹”、“矣”、“乎”、“哉(、才)”、“焉”、“抑”、“执”、“耳”、“尔”、“已(巳)”、“兮”、“而已”。并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时代:(1)殷商时代:“抑”、“执”;(2)西周时代:“哉(、才)”;(3)春秋时代:“也(绥,緌)”、“哉(、才)”、“已(巳)”;(4)战国秦代:“与”、“也(绥,緌)”、“殹”、“矣”、“乎”、“哉(、才)”、“焉”、“耳”、“尔”、“已(巳)”、“兮”、“而已”。且对每个词功能进行了阐述。第二,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地域差异:(1)“与”只见于楚简,在战国和秦代,秦地人不使用此句末语气词。(2)“殹”和“也”看作不同方言裏的两个同义词,“殹”只见于出土秦文献,是秦国方言词,“也”见于战国金文、楚简、秦简和战国玉石文字中,属于通语。第三,出土先秦文献和传世先秦文献语气词的差异:(1)传世文献中有一些在出土文献中见不到的语气词;(2)同一个语气词出现的时代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不同;(3)同一个语气词用法的时代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有不同。第四,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演变的因素:时代、地域、社会、思维以及语言等。规律:(1)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来源可能跟其它虚词不同;(2)到战国秦代,语气词的数量迅速增多;(3)语气词的类别越来越丰富;(4)语气词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新陈代谢的规律。
2、断代、封闭性研究
这类论着主要是截取某个时代面或某种出土先秦材料为研究範围,封闭性地对其中的语气词的进行整理研究。由于材料的封闭、时间的限制,他们往往对共时的语气词的各方面情况研究得较为深入。此类文献主要有:
陈永正(1992)首次专门对铜器铭文材料中的语气词进行研究。文章把感叹词当作语气词来讨论,提取出语气词共12个:“唯”、“其”、“雩”、“曰”、“有”、“亦”、“乌虖”、“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已”、“哉”、“之”。不但对这些语气词在铜器铭文中的应用情况及功能进行详细地研究,还注意到了其在传世文献中的对应情况。李明晓(2008)从14批战国楚简中提取出语气词共18个:“也”、“乎”、“矣”、“安(焉)”、“言(焉)”、“与(欤)”、“才(哉)”、“耳”、“尔”、“牙(邪)”、“氏(兮)”、“可(兮)”、“斯”、“已”、“于”、“夫”、“而已”、“焉尔”。并对它们的分布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它们的功能以及特点,同时还对语气词的连用情况也作了详尽合理地分析。陈迎娣(2014)从7批秦代简牍中提取出语气词共9个:“也”、“殹”、“乎”、“矣”、“焉”、“哉”、“耶”、“已”、“而已”。并清理出它们的出现频率,以及使用与分布情况,同时还对每个语气词的句法位置以及表达功用等情况进行了阐述。胡敕瑞(2015)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老子》诸本中的句末语气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文章把句末语气词分为传信、传疑、传情三类,传信的有“也”、“矣”、“焉”等,传疑的有“乎(虖)”、“与(与/(欤))”、“邪(耶)” 等,传情的有“呵(可)”、“虖(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旖”、“兮”、“居”、“兹”、“哉(才)”等。不仅注重对《老子》诸本中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及功用的比较,而且还注意对它们之间的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考辨与比较,突出了出土文献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3、个体性研究
这类论着主要针对出土先秦文献中的某个语气词,研究它们的功能、历史发展以及地域属性等方面,还有的对其形、音、义等方面进行考察辨析。此类文献主要有:
管燮初(1962)认为甲骨文、金文中的“唯”可以作动词、次动词、连词、副词和语助词五种,语气词的“唯”字表示整句的陈述语气,位于一句的开端,可称作发语词。赵诚(1998)认为金文中“隹(唯)”可以作助词(或称为语气词)、介词、副词、连词、动词、疑问代词以及作人名等。用作语气词的“隹(唯)”有三种情况:一是用在句首或句中,无意义,但逐渐有了强调之意;二是其由表示强调而发展为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三是起到提前宾语的作用。俞欣(2001)利用金文、简帛材料对“与”、“与”进行了考源,认为“与”字是“誉”字的初文,本义为讚誉,“与”字是“与”字的减省,其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李守奎(2002)在讨论“色”字时谈到“矣”字,认为“矣”和“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当是一字之分化。在没看到李文的情况下,张海富(2006)利用金文、简帛、石刻等出土材料,对“矣”的字形进行考源,认为“矣”是“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的讹体。张玉金(2010b)没有讨论“矣”的字形问题,而是对其语气表达功能、句法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认为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矣”可以作句末、句中语气词。同时讨论了“矣”与“尔”连用的情形,还对出土战国文献和传世战国文献中的“矣”进行了比较研究。[日]大西克也(2001)从战国、秦末汉初出土文献中考察了“殹”“也”交替现象的实质,认为其事实上只不过是秦的书面语言上文字表记的变更,是与口头方言无关的现象,是不具有口语变化背景的人为的变化。姜允玉(2002)从中山王铜器铭文和战国出土文献中对语气词“也”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讨论了“也”字的用法及“也”与“殹”的词彙交替过程与发展情况。认为:第一,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也”用在句末或句中位置,作用是结合前后文意来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第二,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的“也”体现出该类铭文正处在西周金文向秦汉语言的过度阶段;第三,秦汉简帛“也”、“殹”的交替使用,不光只是地域国别上的差异,还存在文体上的差异。张玉金(2011b)考察了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殹”,通过对“殹”与“也”关係的考量,从它们的文献分布、字形字音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 “殹”和“也”不是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而是两个不同的词:“也”是通语,“殹”为秦国方言词。沈培(2004)认为西周金文中的“繇”和《尚书》中的“迪”表示的是同一个词,当看作是语气词。它们可以出现在句首和句中,是表示强调语气的虚词。吴振武(2006)对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字进行了考源,认为其为某种缨饰的象形文,大概是从彤沙的“沙”的象形初文得声,其读音与“也”相近,故借为语气词“也”。杨泽生(2004)、赵平安(2008)不约而同地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语气词“只”有“也”的异文,以及郭店简等出土战国楚竹书中“也”、“只”二字字形大量相混的现象,推断《诗经》、《楚辞》等古书中的语气词“只”是“也”的僞写或误读。[2]邬可晶(2015)针对杨文、赵文的观点,利用出土文献中所反应的情况,对上古汉语中本来是否存在语气词“只”的问题再一步进行讨论。认为在上古汉语中,意义和用法跟“也”相似的语气词“只”本来就是有的,并不是伪写或误读的产物。何琳仪、房振三(2006)认为古文字材料中的“也”和“只”在不但在形体上相关,读音也相近,作为语气词的“只”与“也”意思一样,“只”是“也”的分化字,分化的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家浩(2008)认为古文字“只”或作“兄”字形,是形近而造成的讹误。古文字中用作语气词的“也”或作“只”,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可能是跟它们本是一字的分化有关,既有字形的因素,又有字音的因素。高智(2010)对古文字中“也”和“只”字的形义关係进行了深入地考察,纠正了前人“‘也’字是由‘它’字所讹,或‘它’形是‘也(匜)’的象形字,以‘它’形训‘也’义”等观点,认为该字是约在西周晚期春秋之际产生的会意形声字。另外,“也”、“只”二形为一字之分化,商周古文字中不存在“只”字,到战国时期二字形、音开始分化,此时语气词“只”和“也”意思还是相同的。张玉金(2008)对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用法的“焉”进行了讨论。文章讨论了兼词“焉(安)”与语气词“焉(安)”的区别方法以及它们的关係,认为语气词的“焉(安)”是由句末的兼词“焉(安)”虚化过来的。其表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其与“尔”的功能基本一致,用在陈述句中,表陈述语气。武振玉(2009)认为两周金文中的“雩”有介词、连词、语气词三种用法,用为语气词时主要位于语句之首,具体有出现于时间词语前和主谓句之首两种。张玉金(2010a)认为出土战国文献中语气词“乎”可以出现在句末和句中。句末的“乎”主要表示疑问语气。传世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乎”还可表示感叹语气。感叹语气是由疑问语气发展而来。句中的“乎”可以用在主语、状语之后,表示停顿、感叹,这是由表示感叹语气的句末语气词“乎”发展而来。魏慈德(2012)对楚简中语气词“兮”的读音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从诸出土楚文献中的“可”声符与“兮”的对读来证明“兮”当时应当读“可”的音,“兮”当从“丂”声。证明了“兮”字在先秦时应属歌部字,到东汉以后转为支部字是由于歌、支二部产生音变的原因,同时也对楚地方音中歌、支混而不分的论断给予印证。
(二)出土文献研究中涉及语气词的研究
出土文献的研究包括语法、语音、词彙、文字、历史、社会等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着作数量庞大、涉及面广。其中涉及语气词的主要是语法、词类及文字等方面的着作,以语法、词类着作最多。我们以研究材料为分类标準,把出土文献研究中所有涉及语气词的研究分成四个方面来叙述:
1、以甲骨文为材料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语气词、有哪几个语气词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综合各家的观点,认为是甲骨文中的语气词的有“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乎”、“不”、“抑”、“执”、“才(哉)”、“其”、“惠”、“隹(唯)”等9个,其中大多数值得再继续讨论。目前学界公认的只有“抑”、“执”两个,但这并不等于甲骨文就只有这两个语气词,甲骨文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语言系统,语气词贫乏的现象值得我们继续深究。这类研究主要有:
郭沫若(1965:471)认为甲骨卜辞中的“乎”、“不”是句末疑问语气词。陈梦家(1988:128-129)同意郭沫若的意见,举粹425(H20098)、甲248+254(H19817)、甲241(H16671)、乙435(H20909)、乙142(H8300)、掇一450(H33020)诸片,认为例中于句尾的“乎”、“不”、“才”诸词是句末语气词,前两者是疑问语气词,“不”读为“否”。同时认为“才”疑似读为“哉”。管燮初(1953:22,49-50)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已有句末语助词:“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乎”。“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用于感叹句,在句末起到拉长句调的作用,相当于古文中的“矣”字;“乎”用于疑问句末尾,起到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书中又把“乎”、“不”称作句末疑问副词,是卜辞疑问句的形式标记之一。潘允中(1982:166)认为甲骨文中仅见一例语气词,即《合》20098中的“乎”。姚炳祺(1983)认为“其”在殷商甲骨文、西周铭文中均假借作语词(按,即语气词)。并对“其”的功能做了详细地论述,同时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作代词的“其”的来源。张玉金(1988)认为甲骨文中的“惠”和“唯”是语气副词,而沈培(1992:162)认为“惠”和“唯”在句中的位置比一般副词更加灵活,可以看作是语气词。李学勤(1980)认为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组卜辞中常出现的用在句尾的“乎”、“不”、“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执”是句末语气助词,“不”与“报”作用相同,音近可通。“报”与“执”交相用在正反对贞问句中,句末语助词的“不”还在午组卜辞中出现。裘锡圭(1988)认为 “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和“执”是卜辞中可以确定的两个句末疑问语气词,文章把“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改释为“抑”,并用大量例子论证两者作为句末语气词的可靠性。同时还对卜辞中“乎”、“哉”、“不”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卜辞中“乎”字所出现的辞例的内容和句式单一,不能轻易把它当作疑问语气词;第二,卜辞中“才”字所出现的辞例没有疑问代词或反诘副词来帮助表达反诘语气,且所见辞例并非完整,从而不能轻易把它读为古汉语中的语气词“哉”;第三,对卜辞中“不”字的辞例进行排查,认为“不”有些是验词,有些是用辞,没有发现与后世“否”相当的用例,因此把它看作句尾疑问语气词是不可取的。杨伯峻,何乐士(1992:850-907)也把“抑”、“执”看作甲骨文中目前仅发现的两语气词。并认为“抑”常用在是非问句中,“抑”和“执”常对举出现在反复问句中。还对它们具体的功用作了详细地阐述。张玉金(2001:93-95)也认为甲骨文中只有两个句末语气词,即“抑”和“执”,并对它们在卜辞中的出现情况、用法以及功用等作了论述。杨逢彬(2003:270-277)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的语气词一共有4个,即:“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隹”、“抑”、“执”。文章同意沈培(1992)的观点,把“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和“隹”看成语气词而不是语气副词,并从“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和“隹”的语法特徵、辞例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此外,文章还肯定了“抑”和“执”是两个表疑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并对它们在卜辞中的具体用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郭锡良(2005:213)否定郭沫若、管燮初等的看法,认为甲骨文中没有语气词,语气词是西周以后才逐渐产生的。裘燮君(2004)针对郭锡良先生对卜辞“抑”、“执”的语气词性质的质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第一,不能因“抑”、“执”的卜辞中的应用範围不广而否定其语气词性质;第二,不能局限于从字形上去找它们与后代某些语气词的联繫,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同一个语气词的用字有一定差异;第三,认为“抑”、“殹”、“也”是先秦口语中一脉相承的同一语气词的三个方言异构词。张新俊(2012)在对花东卜辞中前人误认为是“乎”的字进行辩证时,谈到了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组卜辞中的“乎”,认为《新甲骨文编》中隶定做“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的来源于《合集》20098的字,其实是“戊乎”二字,同时还同意张世超(2002)的观点,认为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组卜辞放在句末的“乎”,表示疑问。
2、以金文为材料的研究
李晓峰(2008)、麻爱民(2010)、陈顺成(2011)、武振玉(2011)等对金文语气词的研究已有综述。这类研究的主要分歧在于对金文中的语气词的认定上,有的认为金文中语气词已经很丰富,有的又认为金文语气词贫乏。各家还对语气词的字形、用法等方面也有较多差异。这类文献主要有:
管燮初(1981:168-171,191)在对西周金文语法进行研究时,提取出金文语气词(按,包括语气副词)共17个:“隹”、“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才”、“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帅”、“氒”、“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在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于”、“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猷”、“其”、“有”、“亦”。并把它们分为句首、句中、句末三种,句首出现的种类和次数最多,句末最少。同时还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裘燮君(2000)对《铭文选》中392篇东周铭文作了全新统计,得出有语气词的铭文:春秋时期:吴王光鑒:已(1)(按,后边数字表示出现次数);僕儿钟:哉(1);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壶:哉(1)。战国时期:中山王昔鼎:哉(5)、施(也)(4)、者(4)、矣(1)、乎(2);中山王昔方壶:哉(1)、施(也)(3)、焉(2);中山国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壶:者(1);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陵君豆:哉(1);陈侯因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敦:哉(1);新郪虎符:殹(也)(1)。并认为由于铜器铭文文体语言具有“语言因袭守旧,行文刻板化,用词造句与口语脱节,多数为记事、自名体,少数为记言体,议论体罕见”等特点,才使得大量流行于商周口语中的语气词无法进入先秦铭文中,造成铭文中语气词贫乏的现象。张玉金(2004:185-193)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地讨论了西周汉语中的语气词,谈到了金文中的“哉(、才)”字,文中根据其语气表达功能将其列入感叹语气词一类,并举《师询簋铭》、《禹鼎铭》中的例子进行说明。王颖(2004)认为西周金文和《尚书》中的“某若曰”中的“若”是相当于“惟”的句中语气词,其语法作用是加强语气,使其后出现的直接引语更加引人注意。“某若曰”的用法是西周中期到晚期时间段特有的语言现象。梁华荣(2005:39-41)从西周金文中提取出语气词共26个,并根据它们句中位置和功用分为五组:(1)“唯”、“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则”、“廼”、“乃”、“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才”、“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雩”、“延”、“弋”;(2)“于”、“有”、“唯”、“惠”、“弋”、“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妹”、“諆”、“其”、“廼”、“乃”;(3)“才”、“哉”、“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4)“已”;(5)“不”。认为:第一组语气词用于句首,作用是引起句子的开始,不表任何语气,又称为“发语词”;第二组语气词用于句中,并对它们的作用及语气表达功用进行论述;第三组是同一词在铭文中的三种不同字形,用于句末,表感叹语气;第四组语气词用于句末,表肯定语气,相当于传世文献中的“矣”;第五组作语气助词时表疑问,用于句末,读为“否”,西周金文仅见一例。李山川(2007:59-68)从西周金文中提取出语气词共25个,分为六类来讨论:(1)表零语气:“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卣”、“于”、“有”、“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隹(唯)”、“其”、“廼”。它们用在句首或句中,不表任何语气,只起到调节句子音节的作用。(2)表庄重语气:“隹(唯)”、“曰”、“若”。它们表严肃、恭谦、郑重等语气态度,是金文中特有的。(3)“才”、“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已”、“乌(呜)虖(呼)”。它们用于句末,表感叹语气。(4)“必”、“尚”、“可”、“克”、“敢”、“义(宜)”、“允”,它们表主观判断的肯定语气。(5)“其”、“是”。它们表祈使语气。(6)“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将)”、“不(否)”。它们表疑问语气。武振玉(2010:273-310)提取出两周金文中的语气词共16个,分四类来研究:(1)句首:“雩”、“若”、“曰”、“夫”。(2)句首句中:“唯”、“其”。(3)句中:“亦”、“囟(斯)”、“殹”、“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4)句尾:“哉(、才、哉、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虖”、“也”、“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也)”、“殹”、“矣”、“焉”。并统计其出现次数,考察其出现语境,讨论其功能,对词性和用法易混淆的词进行辨析。思路缜密,论证详实,有诸多独到之见。刘翠翠(2010:97-98)从金文中提取出语气词共8个:“隹(唯)”、“夫”、“爰”、“其”、“哉”、“也”、“矣”、“乎”,并对其语法分布及表达功用进行了阐述。赵晋锋(2015:45-46)从中山国出土器物铭文中提取出语气词(含叹词)共6 个:“于虖”、“虖”、“于(呜)”、“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哉)”、“焉”、“隹(唯)”,并统计其出现频率,阐述其功用。另外,还有台湾的硕士学位论文方丽娜(1985),在对金文的虚词进行研究时,也对语气词进行了讨论。
3、以简帛、石刻文字等为材料的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语气词大量地出现,是语气词发展的高峰期。关于这时期语气词的研究概况,张玉金(2007)已提及。这时期的出土文献主要以简帛、石刻文字等为主,有许多能够与传世文献对读的材料。前人对它们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涉及语气词的还是以语法、词类、文字考释等论着为主,他们除了讨论语气词在材料中的应用情况外,还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进行对比研究,还注重考察单个语气词的来源及发展变化。这类文献主要有:
吉仕梅(1997)对《睡虎地秦简》中的“殹”和“也”的出现情况及用列进行清理,认为“殹”是秦人语词,主要出现于官文文书,而“也”主要用于民间杂书中。魏德胜(2000:234-241)在讨论《睡虎地秦简》的助词时,提取出语气助词“宁”、“焉”、“也”、“殹”、“矣”、“有”、“唯”等7个,并对它们的用法进行了阐述。韩剑南、郝晋阳(2004)从《周家台秦简》中提取出语气词共3个:“也”、“殹”、“者”。对它们的出现次数、功能等进行阐述,认为“殹”相当于“也”。张钰(2004:38-41):提取出《郭店简》中的语气词共13个:“也”、“矣(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安(焉)”、“在(哉)”、“乎(虖、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夫”、“而已”、“已”、“耳”、“尔”、“与”、“牙(邪)”、“与(欤)”。并对“矣(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和“耳”的用法及功能作了论述,另外,还对“尔”的句法功能、语气表达功用以及其在传世文献的用法的差别分别作了讨论。周守晋(2005:96-99)讨论了语气词“已”以及其与“矣”的关係。文中同意郭锡良先生的观点,认为语气词“已”表一种限止语气,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并通过战国出土材料中的语气词“已”的大量用例,来证明其具有明显的动词实义,即停止之义。同时认为,“已”和“矣”并不是同一个词,虽两者同表达陈述语气,但其细微的差别在于:“已”在语气上是限止,而加上了“矣”,语气则由限止转为开启了。王颖(2008:196)认为《包山楚简》中只有唯一的语气词“也”,并对其语法分布及表达功用作了阐述。龙丹萍(2008:49-52)描写出《郭店楚简<老子>中》的语气词共8个,即“夫”、“故”、“也”、“安”、“已”、“与”、“矣”、“者”。并安其出现的位置从句首、句中和句末进行详细地论述。李莉(2008)从《上博五》中提取出语气词共6个:“焉”、“也”、“矣”、“哉”、“与”、“乎”,以及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也乎”、“也与”、“也耶”、“也夫”、“也已”、“也已矣”,并对它们出现的次数及表达功用等进行了阐述。杨继文(2008)从《上博六》中提取出语气词共7个:“焉”、“也”、“矣”、“哉”、“欤”、“乎”、“为”,并对其出现次数及表达功用等情况进行阐述。张玉金(2008)用出土与传世的《老子》诸本进行比较,认为后为了便于当时的人们朗读和记忆,删掉了《老子》中的许多虚词,其中被删掉的语气词有:“也”、“矣”等。熊昌华(2010:43)共描写出《龙岗秦简》中的语气词4个:“唯”、“也”、“殹”、“焉”。并对它们的句法分布及语气表达功用进行阐述。李明晓(2010:337-357)提取出楚简中的语气词18个:“也”、“乎”、“矣”、“安(焉)”、“言(焉)”、“与(欤)”、“才(哉)”、“耳”、“尔”、“牙(邪)”、“氏(兮)”、“可(兮)”、“斯”、“已”、“于”、“夫”、“而已”、“焉尔”。并对它们在各个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分布情况作了系统地清理,还对其表达功能和具有方言差异的语气词作了详细地论述。曹锦炎(2011)在对《上博简》进行整理时,对《楚辞》中常见的语气词“兮”和“只”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兮”、“可(呵)”、“旖(猗)”未必一定是通假关係,或许有方言等其他的因素。“只”和“也”在楚简中构形极其相似,《楚辞》、《诗经》中作句末语气词的“只”其实就是“也”字。张玉金(2011:522-632)从战国金文、战国简牍文字、战国帛书和战国石玉文字等材料中提取出语气词共13个:“也”、“矣”、“耳”、“而已”、“尔”、“已”、“殹”、“乎”、“与(欤)”、“哉”、“兮”、“焉”、“夫”。并对它们的句法分布、表达功能、方言属性以及出现频率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魏玮(2013:35-37)描写出楚帛书中的语气词有:“曰”、“思(使)”、“隹(惟)”、“哉”、“吁”共5个。并统计出它们在楚帛书中的例次,同时举例对它们的语法功能、语气表达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李小璠(2013:44-46)认为语气词“兮”为楚方言词,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停顿或感叹。并对楚简中的“兮”作了简要的讨论,同时还对传世先秦文献中的“兮”的出现频率作了详细地统计。张玉金(2013)用出土与传世的《老子》诸本进行比较,认为后人为了让当时的人容易看懂,改动了《老子》中的许多虚词,其中改动了语气词“乎”、“呵”、“与(欤)”、“也”等。另外,还有台湾的博士学位论文如崔南圭(1982),对《睡虎地秦简》语法进行研究时,也对语气词进行了考察。
二、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相关的研究
(一)传世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简况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有很多相通之处,许多出土文献能够在传世文献中找到对读的本子。对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进行研究,定不能忽视了传世先秦文献语气的研究成果。前人对传世文献语气词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程度也非常深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的语气词大部分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研究出土文献中的语气词时,应当注意利用传世文献语气词的研究成果,注意运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研究,这样才不会使我们的研究陷入“就材料说材料”的狭窄思路中。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对传世先秦文献语气词的研究概况列一清单:
第一,传世先秦文献语气词专题的研究。这类论着是以语气词为唯一的研究对象的,主要有:文伯伦(1996)、乔惟森(1987)、郭锡良(1988)、精贵生(1988)、郭锡良(1989)、刘晓南(1991)、陈士林(1992)、钱宗武(1994)、赵长才(1995)、朱明珠(1996)、朱承平(1998)、张文国(1999)、裘燮君(1999a)、裘燮君(1999b)、杨永龙(2000)、张晓峰(2000)、裘燮君(2003)、于省吾(2003:127-128)、李佐丰(2003)、赵振兴,顾丹霞(2004)、周满伟(2004)、李宗江(2005)、孟子敏(2005)、冯玉(2005)、周玉秀(2005b)、张红(2005)、韩宏韬(2006)、樊德华(2006)、胡静丽(2007)、刘承慧(2008)、王统尚,石毓智(2008)、张小峰(2008)、李小军(2008)、于丽丽(2008)、陈咏贤(2008)、陈长书(2010)、冯玉,张海楠(2010)、吕文科(2010)、胡贤云(2010)、李炳海(2011)、华建光(2011a)、华建光(2011b)、陈顺成(2011)、雷黎明(2011)、曹银晶(2012)、申欣(2012)、姚权贵(2012)、华建光(2013)、李小军(2013)、刘利,李小军(2013)、张艺娇(2013)、王聪(2014)、张俊,苗兴伟(2015)、尹晓婷(2015)、符劲(2015)、杨慧芝(2015)等。
第二,语法专题的研究。这类论着的研究对象是汉语或先秦汉语语法,他们会设专章专节来对语气词进行讨论,或在讨论某个问题时涉及了对语气词。主要有:马建忠(2010:329-390)、章士钊(1935:261)、杨树达(1984:348-407)、王力(1985:57-77)、王力(2015:168-185)、陈承泽(1982:54-62)、黎锦熙(2007:260-290)、吕叔湘(2014:360-419)、何定生(1928a)、何定生(1928b)、高名凯(1986:429-549)、金兆梓(1983:44-45)、周法高(1972:53-54)、李新奎(1983:244-269)、易孟醇(2005:577-610)、杨伯峻,何乐氏(1992:850-907)、刘景农(1994:316-349)、廖序东(1995:19-64)、张文国,张能甫(2003:200-206)、张玉金(2004:185-193)、钱宗武(2004:282-301)、李佐丰(2004:216-220)、周玉秀(2005a:123-150)、张玉金(2010:177-195)等。
第三,词类专题的研究。这类论着的研究对象是传世先秦文献中的词类,他们在谈到虚词时会对语气词进行专门地讨论。主要有:吕叔湘(1944)、何乐士(1989)、赵振兴(1995:110-114)、殷国光(1997:364-382)、陈明富(2004:60-70)、崔立斌(2004:266-282)、任晓彤(2004:38)、黄珊(2005:139-155)、裘燮君(2008:112-127)、左梁(2010:133-159)、刘彦华(2010:67-68)、郭爱涛(2013:215-225)等。
第四,汉语史论着。这类论着包括汉语语法史一类着作,他们在研究中讨论到语气词的发展与演变。主要有:王力(2004:514-529)、潘允中(1982:166-188)、史存直(2008:316-339)、向熹(1993:112-122)、郭锡良(2005:281-306)等。
第五,其他类型的研究。这主要包括文字词语的考释与溯源类的论着,他们在研究时会谈及某个语气词的某方面情况。主要有:郭爱平(2007:33)、陆从兰(2011:11-13)、方有国(2009:170-174)等。
综上所述,语气词专题研究的成果相当丰富,其余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词类等着作中。另外,古代汉语教材类的书籍也会谈及先秦汉语语气词,各家教材内容体制不一,研究成果也不一,有综述前人的,也有自家研究成果的,这类书籍也是我们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古文字选读类书籍
古文字选读类书籍主要目的是普及知识,其在讲解古文字的同时会涉及到语气词,并且对他们的功能、词性等也作相应解释。除了归纳各家意见外,往往还会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这类文献必不能忽视。主要有:马承源(1988、1990)、刘翔(1989)、高明(1996)、李圃(1981)、陈伟湛(1987)、陈世辉,汤余惠(1988)、秦永龙(1992)、谢纪锋、俞敏(1992)、汤余惠(1993)等。
(三)字词典
这类着作主要是古汉语虚词词典,其中大多数同时运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材料。他们在彙释上古汉语字词时常常会涉及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有的虽然不是专门的虚词词典,但其释词广泛,也会涉及语气词。字词典的训释的优点在于能够让我们一目了然的知道该词的基本用法以及用例等信息。所以这类着作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主要有:裴学海(2004)、杨伯峻(1981)、韩峥嵘(1984)、何乐士等(1985)、楚永安(1986)、王政白(1986)、陕西师大词典编写组(1988)、王克仲(1988)、 段德森(1990)、 陈霞村(1992)、张玉金(1994)、崔永东(1994)、方丽娜(1994)、余心乐,宋易麟(1996)、王海棻(1999)、白玉林,迟铎(2004)、 杨树达(2004)、 陈初生(2004)、 解惠全等(2008)、赵诚(2009)。
三、问题总结与研究展望
纵观近几十年来对出土先秦语气词的研究,确实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使用材料以及研究视角上,都做到了不断创新、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还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方法上。前人的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描写为主,只是对各个语气词在材料中的情况进行清理和罗列,很少运用其他方法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在材料上。前人的研究材料比较偏重传世文献,不是很关注出土文献,往往忽视出土文献的巨大价值,所以目前出土文献语气词的研究还相当地薄弱。
第三,在对语气词的界定上。前人对语气词的界定不尽统一,各家对词类划分所使用的标準不一样,划分的结果当然也不尽相同。有的把语气副词、感叹词等都当作语气词来研究,对它们之间的界限分得不是很清楚,这多少影响了我们对语气词的正确认识。
第四,在研究内容上。前人的研究往往偏重于语气词自身功能的研究,他们对语气词的研究,千篇一律地描写出语气词的语法、语气表达等功能,很少有研究关注到传统研究内容之外的东西。
对前人研究的优点,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发扬,对其不足之处,我们要去弥补。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在不断加强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传统研究的同时,今后还可以朝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和努力:
第一,先秦汉语语气系统的建构。表达语言语气是语气词的最主要的功能,我们要研究先秦语气词,就应当先弄清楚当时语言的语气系统,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语气词只是语言语气的表达方式之一,语气词主要用在在书面语中,而口语中往往用语调,但话语一发即逝,当时有没有任何手段把它记录下来,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书面上的语言,了解不到当时的语调。这虽然非常艰难,但我们不能畏而远之,因为它还涉及到先秦汉语其他诸多方面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现代汉语中去寻找它们的影子,特别是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裏。还要充分利用语用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语音学、音韵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古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构。
第二,加强对语气词形、音、义等方面的探源。语气词本是语音问题,借某个字来表达某词。那么这个字形就应该有它原来的意义及对应的词义,它们的本源是什么?借字与语气词之间除了假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联繫?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
第三,加强对语气词的地域分布、历史发展等问题的考察。各种出土材料反应的地域语言不一,我们要注重语气词的这种地域分布,即其反应出的先秦汉语方言问题,对我们了解先秦汉语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每个词都有其历时的发展,它们在各个时代,各种文献材料中的情况如何,也是今后要加大力度的研究方向。
第四,要注重语气词其他方面功用的研究。如:语气词除了有最主要的表达语气、语法的功能外,还有控制汉语韵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先秦汉语语气词的产生与汉语声调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繫。这方面的探究是一个新鲜的视角,研究程度也还相当地薄弱。我们应当积极吸取西方现代韵律学及汉语韵律学的研究成果,来对先秦汉语语气词与汉语韵律及声调的关係进行深入探讨。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我的导师李发先生的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专着:
白玉林,迟 铎 2004 《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陈承泽 1982 《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初生 2004 《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崔立斌 2004 《<孟子>词类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陈梦家 1988 《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
陈世辉,汤余惠 2011 《古文字学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伟湛 1987 《甲骨文简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楚永安 1986 《文言複式虚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霞村 1992 《古汉语虚词类解》,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崔永东 1994 《两周金文虚词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段德森 1990 《实用古汉语虚词》,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方丽娜 1994 《西周金文虚词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郭沫若 1965 《殷契粹编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名凯 1986 《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 明 1996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管燮初 1953 《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
管燮初 1981 《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锡良 2005 《古汉语虚词研究述评》,《汉语史论集》(增补本),281-30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载台北中研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2003);又载《语言科学》第1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何乐士等 1985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北京出版社。
何乐士 1989 《<左传>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峥嵘 1984 《古汉语虚词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黄 珊 2005 《<荀子>虚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华建光 2013 《战国传世文献语气词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金兆梓 1983 《国文法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吉仕梅 2004 《秦汉简帛语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刘景农 1994 《汉语文言语法》,北京:中华书局。
黎锦熙 2007 《新着国语文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李明晓 2010 《战国楚简语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廖序东 1995 《楚辞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李新魁 1983 《汉语文言语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吕叔湘 1944 《文言虚字》,开明书店。
吕叔湘 2014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 圃 1981 《甲骨文选读》,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刘翔等 1989 《商周古文字读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李佐丰 2004 《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小军 2013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马建忠 2010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承源主编 1988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
马承源主编 1990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北京:文物出版社。
潘玉坤 2005 《西周金文语序研究》,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潘允中 1982 《汉语语法史概要》,郑州:中州书画社。
裴学海 2004 《古文字虚字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裘燮君 2008《商周虚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钱宗武 2004 《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
秦永龙 1992 《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 2006 《汉语语法学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 培 1992 《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史存直 2008 《汉语史纲要》,北京:中华书局。
陕西师大词典编写组 1988 《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汤余惠 1993 《战国铭文选》,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王 力 2011 《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 力 1985《中国古文法》,《王力文集》第3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 力 2015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
王 力 1980 《汉语史稿》,北京:北京:中华书局。
王海棻 1999 《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克仲 1988 《助语辞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魏德胜 2000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北京: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
王 颖 2008 《包山楚简词彙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王政白 1986 《古汉语虚词词典》,合肥:黄山书社。
武振玉 2010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北京:线装书局。
向 熹 1993 《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解惠全,崔永琳,郑天一 2008 《古书虚词通解》,北京:中华书局。
谢纪锋,俞敏 1992 《虚词诂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杨树达 1984 《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伯峻,何乐士 1992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殷国光 1997 《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杨伯峻 1981 《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书局。
杨逢彬 2003 《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
易孟醇 2005 《先秦语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杨怀源 2008 《西周金文词彙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余心乐,宋易麟 1996 《古汉语虚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杨树达 2004 《词诠》,北京:中华书局。
章士钊 1935 《中等国文典》,商务印书馆。
周法高 1972 《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
赵 诚 2009《甲骨文简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张文国,张能甫 2003 《古汉语语法学》,成都:巴蜀书社。
张玉金 1994 《甲骨文虚词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张玉金 2001 《甲骨文语法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张玉金 2004 《西周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玉金 2010 《古代汉语语法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玉金 2011a 《出土战国文献虚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世超 2002 《殷墟甲骨字迹研究——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组卜辞篇》,长春:东北师範大学出版社。
周玉秀 2005a 《<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北京:中华书局。
周守晋 2005 《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连续出版物
陈长书 2012 《试论先秦基本词彙的判定及义类描写——以<国语>基本词为例》,《山东师範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71-80页。
曹锦炎 2011 《楚辞新知》,《简帛》第6辑,307-3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顺成 2011 《疑问语气词“邪”、“耶”的历时考察》,《古汉语研究》第4 期,86-90页。
陈顺成 2011 《金文虚词研究综述》,《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4辑,148-163页,成都:巴蜀书社。
陈士林 1992 《楚辞“兮”字说》,《民族语文》第4期,1-6页。
陈迎娣 2014 《秦简语气词研究》,《牡丹江师範学院学报(哲社版)》第5期,91-93页。
陈咏贤 2008 《<诗经>中句首与句尾语气词研究》,《语文学刊》第14期。139-140页。
陈永正 1992 《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语气词》,《古文字研究》第19辑,565-579页,北京:中华书局。
[日]大西克也 2001 《“殹”和“也”交替——六国统一前后书面语言的一个侧面》,《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2号。又见: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南宁: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冯 玉,张海楠 2010 《论先秦句尾语气词“耳”、“尔”之不同——以<孟子> 为例》,《齐齐哈尔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35-36页。
方有国 2009 《<诗经>“斯”字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70-174页。
郭锡良 1988 《先秦语气词新探(一)》,《古汉语研究》第1期,49-55页。
郭锡良 1989 《先秦语气词新探(二)》,《古汉语研究》第1期,74-81页。
郭锡良 2005 《远古汉语的词类系统》,《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管燮初 1962 《甲骨文金文中“唯”字用法的分析》,《中国语文》第6期。
高 智 2010 《古文字“也”、“只”形义关係解析》,《古文字研究》第28辑,524-529页,北京:中华书局。
何定生 1928a 《汉以前的文法研究》,《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第31/32/33期,
何定生 1928b 《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第49/50/51期,
胡敕瑞 2015 《<老子>诸本的句末语气词》,《语言学论丛》第50辑,280-3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华建光 2011a 《先秦语气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1-10页。
华建光2011b 《试証先秦语气词“夫”的“传信”功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97-101页。
韩宏韬 2006 《<诗经>句末语气词正变简论》,《学海》第1期,133-171页。
韩剑南,郝晋阳 2004 《<周家台秦简>虚词研究》,《淮北煤炭师範学院学报》第4期。
胡静丽 2007 《<诗经>语气词研究》,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提要集。
何琳仪,房振三 2006 《“也”、“只”考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3辑,17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贤云 2010 《<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民办教育研究》第4期,69-75页。
精贵生 1988 《句尾“焉”字的词性及辨别方法》,《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吉仕梅 1997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料的利用与汉语词彙语法之研究》,《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姜允玉 2002 《出土文献中的语气词“也”》,《古文字研究》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
李达良 1980 《若干文言语气词源出上古时期的推测》,《中国语文研究》第1期。
李炳海 2011 《先秦诗歌句末语气词的来源及其声调、功能》,《学术研究》第8期,128-135页。
刘承慧 2008 《先秦“也”“矣”之辩——以<左传>文本为主要论据的研究》,《中国语言学集刊》第2卷第2期。
李家浩 2008 《释老簋铭文中的“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字——兼谈“只”字的来源》,《古文字研究》第27辑,北京:中华书局。
刘 利,李小军 2013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来源及衍生规律》,《汉语史学报》第13辑,4-1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 莉 200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虚词研究》,《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3辑,90-113页,成都:巴蜀书社。
雷黎明 2011 《先秦传世典籍“兮”字本貌及形用流变》,《广西社会科学》第7期,134-137页。
李明晓 2008 《战国楚简语气词研究》,《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3辑,65-89页,成都:巴蜀书社。
吕文科 2010 《语气、语气词和古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青海师範大学民族师範学院学报》第1期,27-30页。
刘晓南 1991 《先秦语气词的历时多义现象》,《古汉语研究》第3期,74-81页。
李学勤 1980 《关于师组卜辞的一些问题》,《古文字研究》第3辑,32-42页,北京:中华书局。
李佐丰 2003 《上古汉语的“也”、“矣”、“焉”》,《上古汉语语法研究》,223-254页,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李宗江 2005 《试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来源》,《中国语文》第2期,139-192页。
李晓峰 2008 《西周金文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6期,83-86页。
李小军 2008 《从指代到语气、从句法到语用——以“者”、“焉”为例试论主观性对语气词形成的影响》,《汉语史学报》第7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麻爱民 2010 《近三十年两周金文语法研究述评》,《安庆师範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期,114-117页。
孟子敏 2005 《句末语气助词“也”的意义及其流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17-26页。
乔惟森 1987 《古汉语语气词数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75-78页。
裘锡圭 1988 《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第1期,1-20页。
裘燮君 1999a 《诗经句尾语气词的原始性质》,《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95-101页;又见《殷商虚词研究》,128-14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裘燮君 1999b 《<诗经>足句语气词的语气功能》,《徐州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裘燮君 1994 《先秦文献中“唯”作助词的用法》,《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文集》,193-201页,长沙:岳麓书社。
裘燮君 2000 《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徐州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62-66页。又见《殷商虚词研究》,157-1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裘燮君 2003 《<诗经>语气词功能探析——<诗经>语气词入韵、足句和感叹功能》,《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60-65页;又见《殷商虚词研究》,142-1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裘燮君 2004 《商周句尾语气词的发展(一)——也谈殷商卜辞中语气词“抑”、“执”的语气词性质》,《河池学院学报》第5期,77-83页。又见《殷商虚词研究》,169-18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第3期,48-51页。
钱宗武 1994 《<尚书>无“也”字说》,《古汉语研究》第2期,55-59页。
沈 培 2004 《西周金文中的“繇”和<尚书>中的“迪”》,《古文字研究》第25辑,218-224页,北京:中华书局。
文伯伦 1996 《说“也”》,《绵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 聪 2014 《浅论上古汉语语气词“也”的功能演变》,《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第7期,100-101页。
魏慈德 2012 《试论楚简中“兮”字的读音》,《古文字研究》第29辑,713-717页,北京:中华书局。
邬可晶 2015 《上古汉语中本来是否存在语气词“只”的问题的再检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6辑,399-4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统尚,石毓智 2008 《先秦汉语的判断标记“也”及其功能扩展》,《语言研究》第4期,63-73页。
王 颖 2004 《西周金文及<尚书>中之“若曰”考》,《廊坊师範学院学报》第1期,64-96页。
王志平 2003 《<试论>发微》,《华学》第6辑,紫禁城出版社。
吴振武 2006 《试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
文物-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综述”字》,《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武振玉 2009 《两周金文中“雩”的词性和用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第1期,94-96页。
武振玉 2011 《殷周金文语法研究综述》,《吉林师範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46-49页。
姚炳祺 1983 《“其”字的早期用法》,《学术研究》第6期,105-111页。
杨慧芝 2015 《<诗经>语气词研究》,《青年文学家》第12期,122页。
杨继文 200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虚词研究》,《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3辑,114-136页,成都:巴蜀书社。
于丽丽 2008 《从<论语>看上古汉语中语气词“也”和“矣”的使用》,《安徽文学》第1期,143页。
姚权贵 2012 《从<马氏文通>助字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系统》,《六盘水师範学院学报》第2期,31-34页。
俞 欣 2001 《“与”“与”考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于省吾 2003 《<诗经>中“止”字的辨释》,《泽螺居诗经新証》,127-128页,北京:中华书局。
杨永龙 2000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古汉语研究》第4期,23-29页。
杨泽生 2004 《说“既曰‘天也’,犹有怨言”评的是<鄘风·柏舟>》,《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47-50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又见《战国竹书研究》,138-144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赵 诚 1998 《金文的隹、唯(虽、谁)》,《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417-437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赵长才 1995 《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的历时演变》,《中国语文》第1期,51-57页。
朱承平 1998 《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中国语文》第4期,299-303页。
张富海 2006 《说“矣”》,《古文字研究》第26辑,北京:中华书局。
张 红 2005 《从<论语>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的使用》,《语文学刊(高教版)》第1期,16-18页。
张 俊,苗兴伟 2015 《先秦判断词“也”的句法功能考释——以<荀子>为语料的个案研究》,《河北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109-116页。
周满伟 2004 《<论语>语气词的连用》,《德州学院学报》第1期,68-82页。
朱明珠 1996 《从<诗经>语气词的运用看先秦语气词的发展及其特色》,《铁道师院学报》第5期,72-74页。
赵平安 2008 《对上古汉语语气词“只”的新认识》,《简帛》第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又见《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267-27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张世超 2012 《评<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6期,108页。
张文国 1999 《<左传>“也”字研究》,《古汉语研究》第2期。
张小峰 2008 《先秦汉语语气词“也”的语用功能分析》,《古汉语研究》第1期,36-40页。
张新俊 2012 《释花园庄东地甲骨中读作“乎”的字》,《古文字研究》第29辑,69-79页,中华书局。
张玉金 1988 《甲骨卜辞中“惠”和“隹”的研究》。《古汉语研究》第1期,4-9页。
张玉金 2007 《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华南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玉金 2008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焉”的研究》,《语言科学》第4期,406-414页。
张玉金 2008 《谈今本<老子>中被删掉的虚词》,《中国语文》第5期。
张玉金 2010a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乎”》,《语文研究》第2期,59-65页。
张玉金 2010b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矣”》,《语言科学》第5期,521-531页。
张玉金 2011b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殹”》,《殷都学刊》第3期,102-110页。
张玉金 2013 《谈<老子>中被替换的虚词》,《中国语文》第3期。
张玉金 2015 《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的发展》,《语言研究》第1期,37-44页。
张艺娇 2013 《<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语文学刊》第22期,35-36页。
周玉秀 2005b 《<逸周书>中的句尾语气词“哉”及相关问题》,《西北大学报》第7期。
张振林 1982 《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古文字研究》第7辑,289-307页,北京:中
华书局。
赵振兴 1995 《<周易>虚词考察》,《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110-114页。
赵振兴,顾丹霞 2004 《<周易大传>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考察》,《古汉语研究》第3期。
3.学位论文
陈明富 2004 《<楚辞>虚词研究》,内蒙古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崔南圭 1982 《<睡虎地秦简>语法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曹银晶 2012 《“也”、“矣”、“已”的功能及其演变》,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樊德华 2006《<论语>语气研究》,福建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丽娜 1985 《西周金文虚词研究》,台湾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符 劲 2015 《<庄子>句末语气词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冯 玉 2005《<孟子>句尾语气词研究》,西北师範大学硕士论文。
郭爱涛 2013 《<尚书孔传>虚词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
郭爱平 2007 《先秦汉语“其”字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翠翠 2010 《战国金文词彙研究》,华东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陆从兰 2011 《出土先秦文献中的“也”“只”及相关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龙丹萍 2008 《郭店楚简<老子>词类研究》,陕西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梁华荣 2005 《西周金文虚词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山川 2007 《西周金文虚词系统研究》,华东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彦华 2010 《<周易>词类研究》,湖南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小璠 2013 《楚简帛文献中的楚方言词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任晓彤 2004 《<易经>虚词研究》,内蒙古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申 欣 2012 《<诗经>与<楚辞>语气词比较研究》,南京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魏 玮 2013 《楚帛书词法研究》,曲阜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熊昌华 2010 《<龙岗秦简>语法研究》,西南大学年硕士学位论文。
尹晓婷 2015 《<诗经>语气词研究》,湖北师範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赵晋锋 2015 《中山国出土器物铭文词彙研究》,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左 梁 2010 《<论语>虚词研究》,四川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晓峰 2000 《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陕西师範大学硕士论文。
张 钰 2004 《<郭店楚墓竹简>虚词研究》,首都师範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上述古代的研究概况参见邵敬敏(2006:27)。
[2] 参见邬可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