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
北华大学

简3-4:“纴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兄弟,庶民和同。”
整理者认为“纴”通“恁”,《广韵·侵韵》:“恁,信也。”“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疑卽《说文》古文“仁”。[1]伏俊琏、冷江山先生认为“纴仁”当作“任仁”,相亲相爱的意思。《诗经·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郑笺:“任者,以恩相亲信也。”[2]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爲此处“任”用作任用之意。“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读作“夷”,楚简习见,疑作语助词解。此外,“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可通“棣”,《诗经·小雅·常棣》便是周公欢宴兄弟的宴飨诗,其中是否有关联,录之备考。[3]范丽梅先生释作“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读作“威夷”或“威仪”。[4]
今按:“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在楚文字中多用为“尸”、“夷”、“迟”,未见用为“仁”者,[5]且楚文字中自有从“身”或“千”声的“仁”字,故释“仁”之说不可从。“夷”用为语助,应在动词之前,未见用在动词之后者。[6]
我们认为“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当读为“尼”、“昵”。“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在楚文字中用为“尸”、“夷”、“迟”,为端系脂部字;“尼”亦为端系脂部字,读音相近。“尼”,从尸从人,尸亦声。《周易·姤》:“繫于金柅。”“柅”,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作“桋”。《玉篇》:“迡,同迟。”《隶释·汉三公山碑》:“不爲苛烦,湣俗陵迡。”洪适《隶释》:“迡爲迟。”
《说文》:“尼,从后近之。”段注:“尼训近,故古以为亲暱字。”《尚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孔传:“昵,近也。”唐孔颖达疏:“尼与昵音义同。”《左传·成公十三年》:“昵就寡人。”陆德明释文:“昵,亲也。”
“纴”,读为“任”。“任”训“信”乃常训,[7]不烦改读为“恁”。“任者,以恩相亲信也。”“任”、“昵”义近,“任昵兄弟”即信任亲近兄弟。

简6:“赑赑戎备(服)。”
赑,整理者疑读爲“央”或“英”。《诗·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文选·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隽。”此处修饰戎备。读书会认爲“賏”在耕部,“央”和“英”在阳部,相通例子不多(《古字通假会典》有“罂与盎”一例),恐未必可信。[8]苏建洲先生读爲“盛”,古书常见盛服的说法,则“盛盛戎服”应有可能。[9]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爲“赑”《玉篇·贝部》谓“作力貌”。古籍常用以形容壮猛貌,如《水经注·渐江水》云:“赑响外发。”故此处作如字读,形容“戎服”,固无不可。
今按:“赑赑”当读为“荧荧”。“賏”,影纽耕部;“荧”,匣纽耕部。二者读音相近,常相通假。[10]
“荧荧”本指光闪烁貌。如汉秦嘉《赠妇诗》:“飘飘帷帐,荧荧华烛。”《楚辞·九思·伤时》:“鬼火兮荧荧。”引申指光豔貌。如《文选·宋玉<高唐赋>》:“玄木冬荣,煌煌荧荧。”李善注:“煌煌荧荧,草木花光也。”《史记·赵世家》:“美人荧荧兮,顔若苕之荣。”
“赑赑戎备(服)”意即光鲜明亮的戎服。

简5:“輶乘旣饬,人备(服)余不胄。”
“人服余不胄”,整理者未解释,读书会以爲“不”係衍文。[11]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为“不”未必是衍文,该句的理解关键在“服”。如果将“服”理解作穿戴,那么“不胄”是一个名词,或可读作“丕胄”,当然,“丕”可能是语助,“人服余丕胄”相当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如果将“服”理解作畏服,那么“不胄”当指一种行爲,笔者认爲这种可能性更大。《淮南子·说林训》高注:“服,犹畏。”“人服余不胄”当指敌人畏服我们周人不戴头盔而冲锋陷阵的威猛气概。
今按:以“不”爲衍文,则所服仅为胄,于情理不合。古籍常见“甲胄”、“介胄”之语,这里也应该是类似的词语。基于此,我们觉得这里的“不”或可读为“被”。“不”声和“皮”声可通。[12]。《文选·曹植<名都赋>》:“被服丽且鲜。”吕向注:“被,衣。”《左传·襄公三年》:“被练三千以侵吴。”孔颖达疏:“一是被覆衣着之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被练铿锵”刘逵注引马融曰:“被练,为甲者所服也。”古籍中穿甲衣亦曰“被”,如《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闲也。”《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
“人备(服)余被胄”义近于“人服余甲胄”。

简7:“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情谋猷,裕德乃救(求)。”
,整理者读爲“毖”。《诗经·桑柔》:“爲谋爲毖,乱况斯削。”毛转:“ 毖,慎也。”情,整理者读爲“精”。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爲当读作“靖”,训谋划。救,整理者读爲“求”,也可读爲“究”。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爲“毖靖谋猷,裕德乃求”,谓惟有谨慎谋求韬略,才能求得盛德。实际上是就克敌制胜而言。
今按:上述理解,似乎与上下文语境不合。“赑赑(荧荧)戎备(服),壮武赳赳。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情谋猷,裕德乃救(求)。”“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情谋猷,裕德乃救(求)”紧接在“赑赑(荧荧)戎备(服),壮武赳赳”之后,从情理上讲,确实是应该“就克敌制胜而言”,但“惟有谨慎谋求韬略,才能求得盛德”和“克敌制胜”有什麽关係呢?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即“宓”字,从二必与从一必同。整理者读为“毖”,应该是考虑到了甲骨文的“宓”读为“毖”。但是甲骨文读为“毖”,是戒敕镇抚之意。在这个意义上,其实不必改读。《说文》:“宓,安也。”使之安,即是镇抚。《玉篇》:“宓,止也。”我们认为简7的“宓”,也是这个意思。“情”,可读为“靖”,《广雅·释诂一》:“靖,安也。”《国语·周语下》:“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靖兵,好以为事。”杜预注:“靖,息也。”“谋猷”,计谋。“宓靖谋猷”即止息各种计谋,各种图谋不轨。周起兵伐耆,目的就是平定耆国,所以说“赑赑(荧荧)戎备(服),壮武赳赳。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情谋猷,裕德乃救(求)”。

简11:“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整理者认为: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通“方”,準则。《诗·黄矣》:“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下有重文符号,与一般用法不同。此类现象亦见于本篇第一三、一四简“愳”字下,疑指该句应重複读。刘云先生认为这几处符号恐不是重文符号,而应是章节号,表示诗的一章结束了。[13]陈志向认为如果将“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和“愳〓”看作是形容词,将某字读两次,那么这裏的重文号应该可以理解。[14]米雁先生认为应为重言。[15]陈民镇、颜伟明先生认爲“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确读作“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然进一步破读作什么,尚存疑问。
今按:“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应为重言。“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当读为“彭彭”,盛多貌。《诗·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毛传:“彭彭,多貌。”高亨注:“彭彭,盛多貌。”《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朱熹集传:“旁旁,驰驱不息之貌。”高亨注:“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与“旁”同从“方”声,“旁旁,同彭彭”,知“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可读为“彭彭”。



[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53页。本文后文所引整理者意见皆见于该书释文与注释153-154页。
[2] 伏俊琏、冷江山:《清华简<
张崇礼:清华简《耆夜》字词考释夜>与西周时期的“饮至”典礼》,《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本文后文所引二位先生意见皆见于该文。
[3] 陈民镇、颜伟明:《清华简<耆夜>集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9月20日,38页。本文后文所引二位先生意见皆见于该文。
[4] 范丽梅:《清华简〈耆夜〉佚诗“纴仁兄弟”考》,【清华简与《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1月1-3日。
[5] 参见白于蓝编着:《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147页。
[6] 参见俞敏监修、谢纪锋编纂:《虚词诂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95-196页。
[7] 参见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96页71-79“任,信也”等条。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耆夜>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1年1月5日。本文简称为“读书会”,后文所引读书会意见,除另外出注者,皆见于该文。
[9] 苏建洲:《<清华简>考释四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1月9日。
[10] 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566页【通賏】条。
[11] 参见程少轩、邬可晶主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编“清华简字形辞例检索数据库1.1版”《释文索引》,2011年1月。
[12]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页【不通皮】条。
[1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耆夜>研读劄记》文后的评论,2011年1月10日。
[1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耆夜>研读劄记》文后的评论,2011年1月10日。
[15] 米雁:《清华简<耆夜>、<金滕>研读四则》,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