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


孔家坡汉简的“祟”字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随州孔家坡汉简《日书》简345~364的《有疾》和《死》(篇题皆係整理者拟定)两篇中,“祟”字多次出现,皆被整理者误释读爲了“䄅(患)”(解释爲“作患”),[1]似尚未见有人指出。该字的辞例有“某某祟”(皆见《有疾》篇)、“其祟某某”、“祟某某”(皆见《死》篇)三种,下面各举一条以示例:
庚辛金也,有疾,白色日中死。非白色,丙有瘳,丁汗(闲)。街行、人炊、兵祟。【350壹】
子有疾,四日小汗(闲),七日大汗(闲)。其祟天土。甲子鸡鸣有疾,青色死。【352壹】
辰有疾,四日小汗(闲),七日大汗(闲)。祟大父。戊辰莫(暮)食有疾,黄色死。【356壹】
原注释已指出,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的《病》、乙种的《有疾》篇,其内容与此相似。按《病》篇多云“某某爲祟”,如与上引350壹对应之简74正贰云:“庚辛有疾,外鬼伤(殇)死爲祟,得之犬肉、鲜卵白色,甲乙病,丙有闲,丁酢(瘥)。”香港中文大学藏简的《有疾》篇,也说“某某爲奈(祟)”(简67、69)。[2]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260-280等(原整理者命名爲《音律贞卜》之篇的一部分)“其祟某某”的文例多见,与上举352壹之例全同。凡此可见,从文例看此字应释读爲“祟”,是很明显的。整理者之误,殆爲字形所惑。[3]按该字较清晰者其形如下: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简350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51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52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47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48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49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356
其上部与“豢”、“卷”等字所从声符“𢍏”在秦汉文字中的写法也并不密合。按其形下部是“奈”,上方是“木”形(有的也可看作已近于“出”形),实係“柰”(或“祟”)与“奈”两种写法之“糅合”。“柰”、“奈”、“祟”三形本爲一字,现在研究者对其间关係的认识已经是很清楚的了。[4]
古代文字中的“糅合”现象,或称之爲“捏合”、“牵合”、“杂糅”等,近年研究者论述颇多。[5]大家所举,多係见于商周古文字或后代楷书者。秦汉文字中一时能想到的,如以下所谈两例。“尊”字在马王堆帛书中多见写作下从“𠬞/廾”的“𢍜”形(《马王堆简帛文字编》190页;其收入“奠”字下误),与《说文》“尊”字正篆相合;[6]“尊”字又或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简1072;又见于简1066、1073)、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汉印文字徵》附录八),即“糅合”“𢍜”与“尊”二体而成。马王堆竹简《十问》简71“既”字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整理者原隶定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形括注“既”。按其右下所从多出来的“夂”形,实亦来源于“既”之“旡”旁的另一类写法。秦汉文字“既”字除写作一般的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外亦多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205页),后一类的右半在偏旁中往往简化爲“夂”形,如“暨”字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九主》365;《马王堆简帛文字编》277页)、“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字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银雀山汉简文字编》356页)、“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墍)”字作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爲吏治官及黔首》简24)等等。
陈剑:孔家坡汉简的“祟”字字将同一个偏旁的不同写法糅合于一形之中,与孔家坡汉简“祟”形的情况尤爲相近。
2011年11月7日
注释:



[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171-172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2] 参看陆平:《港中大馆藏汉简〈日书〉校释》,“简帛”网2008年9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76。陆平:《散见汉日书零简辑证(一)》,“简帛”网2010年12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53。
[3] 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的《有疾》不用“祟”而用“姓(眚)”,简157-180一篇(原无篇题)中涉及“有疾”者除用“姓(眚)”外又或用“谴”、“适(谪)”,整理者释读爲“患”大概也是据此在文例方面有所考虑。
[4] 参看郭永秉:《说“蒜”、“祘”》,收入其《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278-2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5] 有关情况的综述可参看叶玉英:《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二辑)》,72-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6] 参看裘锡圭:《帛书〈要〉篇释文校记》,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出土文献专号),第286页,三联书店,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