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王红亮
北京师範大学历史学院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第二章:“幽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王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幽王,幽王)及白(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者(诸)正乃立幽王之弟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余)臣于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虢),是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携)惠王,【7】立廿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二十)又一年,晋文矦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仇)乃杀惠王于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诸)矦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焉)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始)不朝于周。【8】晋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师),三年乃东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徙),止于成周。”
关于“周亡王九年”,整理者认为是幽王灭后九年。[1]
陈剑先生认为,从上下文看此句决爲“周有九年没有王”之意(因携惠王被杀、平王尚未被迎立;诸侯因而自此不朝于周),而断非如整理者所说“应指幽王灭后九年”[2]也就是说,“周亡王九年”是指携王被弒,周有九年的时间无王,然后平王即位。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战国简读书小组也持类似的看法。[3]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认为,上述此说法难从。因为按照这种看法,晋文侯十年幽王被杀。幽王死后,携王在位21年,为晋文侯所杀,那么,晋文侯三十一年杀携王。再加上“周亡王九年”,势必超过晋文侯的在位年数35年。[4]
笔者以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上述驳论是正确的。那么,如按照整理者“周亡王九年”是幽王灭后九年的说法,是否就无矛盾了呢?
按照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从幽王死后到出现了携王、平王(被称为天王)的称“周二王并立”(《纪年》),这一段时间即是《繫年》所言的“周亡王九年”。
一直到幽王死后九年,即晋文侯十九年(也即是公元前761年),平王正式被认可为周王,接续幽王。
平王东迁在平王正式成为周王后三年,即公元前758年。
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即晋文侯三十一年。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幽王被犬戎所杀在周幽王十一年,晋文侯十年,即公元前771年。次年,即公元前770年,为周平王元年、晋文侯十一年,此年平王“东迁雒邑”。《史记•晋世家》:“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这说明《表》与《世家》是相符合的。按照《史记》的说法,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第二年(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并且在这一年东迁雒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引《汲冢竹书纪年》:“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这与《清华简•繫年》的说法一致,此二十一年为携王的在位年。[5]也就是说,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即晋文侯三十一年,公元前750年。
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与上文《史记》等的说法相比较,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公元前750年,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不同主要是:
第一、平王元年是哪一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认为是公元前761年;而《史记》为代表的传统说法认为公元前770年。
第二、平王东迁在哪一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认为是公元前785年;而《史记》的说法是公元前770年。
可见,两者差别甚大。之所以出现以上差别,关键在于对《繫年》简文的理解。
《繫年》中明显的时间是四个定点:第一、幽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王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幽王,幽王)及白(伯)盘乃灭,周乃亡;第二、是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携)惠王,立廿=(二十)又一年,晋文矦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仇)乃杀惠王于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虢);第三、晋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师),三年乃东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徙),止于成周。第四、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诸)矦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焉)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始)不朝于周。
这四个定点中先确定第二个定点——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携)惠王的在位年。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携)惠王在位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50年。这一个定点是确定的。下面讨论其它三个定点:
第一个定点:幽王与伯盘死,如上文所述在公元前770年,即周幽王十一年,《国语•郑语》:“幽王十一年而毙”。《繫年》认为此年“周乃亡”。这一个定点也是确定的。
第三个定点:晋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师),三年乃东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徙),止于成周。按此,则晋文矦立平王于京师是在东迁前三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平王元年,东徙雒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孔疏引束晳云:
《汲冢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大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
束晳云:案《左传》“携王奸命”,旧说携王为伯服,伯服,古文作伯盘,非携王。伯服立为王积年,诸侯始废之而立平王。其事或当然。[6]
据此,则平王在幽王死前,由申侯、鲁侯及许文公在申既立为王,其称天王。束晳说“伯服立为王积年”,这表明伯盘而在幽王生前几年已经立为王,或认为伯盘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称王。[7]笔者以为,伯盘应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称王[8]。
据《繫年》“晋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师),三年乃东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徙),止于成周”,则平王先到了少鄂,晋文侯接其到了京师,此京师应为《晋姜鼎》的“京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师)”,为晋国都城,或认为在今夏县[9]。三年后,东徙成周(或以为成周即雒邑,恐非[10])。问题在于,平王元年是哪一年?笔者以为,《繫年》“三年乃东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徙)”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是平王东迁在平王正式成为周王后三年(即公元前758年),而是指晋文侯在晋都京师立平王三年后,平王才东徙。
第四个定点——“周亡王九年”,笔者认为在公元前779年至公元前770年。为何称“周亡王”呢?《史记•周本纪》:
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可见,在周幽王三年王废申后及太子而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时,就已经感到祸患已成,实际上,当时的史书也以周幽王三年作为周亡的开始,《史记•周本纪》载:“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按照《正义》的说法,此《史记》可能是诸侯国的史书,这种《史书》就以幽王三年为周亡的标誌。幽王仍在,史家为何如此记载呢?表面上看,是因为幽王废嫡立庶,但此恐不足以构成周亡的理由,当时可能发生了更加重大的事件,笔者认为可能即是因为幽王立伯盘为王,上引束晳所云“伯服立为王积年”恐非虚言。
伯盘被立为王后,诸侯不承认其地位,所以史家称为“周亡矣”!此亦《繫年》所载的“周亡王九年”的开始。而周真正亡的时间是幽王与伯盘死的那一年,即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也即《繫年》所谓的“幽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王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幽王,幽王)及白(伯)盘乃灭,周乃亡”。
按照《繫年》“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诸)矦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焉)
褒姒-王红亮:也说《清华简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始)不朝于周”,也就是在周亡王九年,诸侯始不朝周。《史记•周本纪》载:“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熢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熢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熢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史记•秦本纪》载:“(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秦襄公七年即公元前771年,这说明诸侯不朝周,就发生在周幽王三年宠倖褒姒之时到幽王被杀者一段时间。关于《史记•周本纪》所谓“烽火戏诸侯”[11]的导致诸侯不朝王,这种说法可能是后世之传说,真正使诸侯不朝的原因可能就是幽王立伯盘为王[12]。伯盘称王,惹怒了宜臼,其称“天王”,“天王者,以表无二尊是也”[13]即是要压过伯盘称王之势。故出现了《繫年》“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可见幽王已与平王水火不容,最后,幽王在申人、曾(缯)人和西戎的帮助下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
综上可见,《史记》与清华简《繫年》的说法是并行不悖的。在周幽王三年(即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很可能在将伯盘立为太子之后,即立其为王,所以当时诸侯的史书载“周亡矣”,《繫年》将其称为“周亡王九年”的开始。在周亡王九年(即公元前779年——公元前771年)中,诸侯不朝王。晋文侯在晋都京师立平王三年后,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徙,此年乃平王元年。



[1] 整理者云:「应指幽王灭后九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12月,第一三九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清华(贰)》讨论记录》,复旦大学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6),2011-12-23 14:32:37 。
[3] 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战国简读书小组: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繫年》书后(一),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9),2011-12-29 09:56:25。
[4]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研读劄记(二),复旦大学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0),2011-12-31 14:58:17
[5] 李学勤:《清华简〈繫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文物》2011年第3期,第71页。
[6]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14页。
[7] 晁福林着:《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50页。
[8]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幽王三年“王取褒姒”,是幽王三年始取褒姒也;《史记•周本纪》载:“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是幽王三年立褒姒为后、伯盘为太子也。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王取褒姒、褒姒生伯盘、立伯盘为太子等事件全发生在幽王三年当中呢?实际上不是,古人纪事习惯把许多事件压缩于一年记述,如《史记•秦本纪》载:“(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秦襄公七年即公元前771年,是幽王十一年,这并不是说立褒姒子伯盘为太子在幽王十一年,实际上这是为叙述诸侯叛周,而追叙其原因才附带记载立伯盘事。因此,笔者以为幽王取褒姒、生伯盘应在幽王三年以前,而幽王三年真正所发生的大事即是废嫡立庶,伯盘称王。
[9] 童书业:《晋公铭“□宅京”解》,《童书业着作集》第二卷《春秋史料集、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47页。
[10] 《国语•郑语》:“当成周者”,韦昭注:“成周,雒邑。”陈奂曰:“成周,雒阳,非雒邑也。《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洛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河南,故郏鄏地,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又曰:‘初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是王城一曰雒邑,为汉之河南县。平王迁于王城,谓之东都。周公营成周,为汉之雒阳县。韦注以成周为雒邑,误矣。”元诰按:“成周在今河南省洛阳县西北。”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61页。
[11] 《史记•周本纪》所谓“烽火戏诸侯”与《吕氏春秋•疑似》相近,只是前者云“以熢燧大鼓”,后者言“传鼓”,日本学者白川静认为《周本纪》的说法采自《吕氏春秋•疑似》,参:白川静着,袁林译,徐喜辰校:《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12] 或认为伯盘年少恐难称王,学者已驳之,可参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第13—14页。
[13] 顾炎武引赵氏说,见顾炎武着,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