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孙沛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上博楚竹书《周易》如按今本卦序排列,其存佚情况呈现一定规律。本文运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推测散失的竹简数量,恢复竹书收卷的原貌,发现竹书《周易》若依今本卦序编联,并在今本的上下经之间插入数支空简时,竹简的分布状态与预期最为符合。因此,上博《周易》最可能依今本卦序排列,且已分有上下篇。若然,则今本六十四卦卦序在战国中期偏晚就已存在。本文为竹书的整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字】楚简 周易 卦序 竹书复原 上下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下简称楚竹书《周易》),残存五十八简,三十四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周易经文文本。该文本的发现对于了解《周易》的原始面貌,考释文辞用字演变,理解文本最初含义有着啓发性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易学史上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资料,弥足珍贵。但由于盗掘出土以及流传时的散失,楚竹书《周易》并不完整,残缺过多,尤其是其六十四卦的顺序并不清楚,这点未免遗憾。
1.对楚竹书《周易》卦序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上,《周易》有过多个卦序系统。对于楚竹书《周易》的卦序,目前有诸多学者进行了讨论。整理者濮茅左先生根据楚竹书《周易》上面特殊的红黑符号,总结归纳其特徵,通过符号的阴阳相承变化,认为楚竹书《周易》可能“存在另一种卦序”。[1]李尚信先生认为“竹书卦序运用的很可能就是今本卦序。”[2]姜广辉先生认为“楚竹书《周易》的卦序与今本《周易》的卦序是大致相当的,但不排除局部卦序有所变化和不同。”[3]李、姜二先生的观点是从义理角度对卦序进行分析而得到的,惜缺乏强证。
本文通过复原研究认为,楚竹书《周易》卦序与今本周易卦序一致。
在观察残存的楚竹书《周易》竹简时发现,若按照今本的卦序排列,则楚竹书《周易》残存卦的竹简排列在一起,佚失卦的竹简位置也排列在一起,两者互相间隔,呈片状集中分布,将整卷简册分为二十二个区域,具体见下表(各卦定名皆按照今本):

卦名

存缺情况

区域编号



缺失





缺失



缺失



残存





残存



残存



残存



残存

小畜

缺失





缺失



缺失



缺失

同人

缺失

大有

残存





残存



残存



残存



残存



缺失





缺失

筮嗑

缺失



缺失



缺失



残存



无妄

残存

大畜

残存



残存

大过

缺失





缺失



缺失



残存





残存



残存

大壮

缺失





缺失

明夷

缺失

家人

缺失



残存





残存



残存



缺失

十一



缺失



残存

十二



残存



残存



缺失

十三



残存

十四



残存



残存



缺失

十五



缺失



残存

十六



残存

归妹

缺失

十七



残存

十八



残存



缺失

十九



缺失



残存

二十



缺失

二十一

中孚

缺失

小过

残存

二十二

既济

残存

未济

残存

在这二十二个区域中,现存的卦佔十一区;佚失的卦佔十一区。
上述表格有两个特徵,首先,无论是残存卦的区域还是缺失卦的区域,编号小的区域裏面所佔的卦数都相对多,编号大的区域裏面所佔的卦数都相对少(表格前段连成片的卦数量多,反之亦然);其次,二十二个区域间隔分布,没有相互交叉。这个特徵似乎与竹简成卷有相关性。按照常理,若是将其捲成一卷,再取走一部份(不考虑编绳连结的问题),则会产生内部竹简连成片的少,外部竹简连成片的多这种情况,正好符合目前这个分布状态。
一般来说,书籍类的竹简都是成卷放入书笥中埋葬的[4]。我们知道,上博楚竹书最初购藏的时候是保存在泥团里与泥水胶合在一起的。泥团中间部份的竹简保留完整,靠近泥团边缘的部份缺有所散落。[5]这个特殊的分布现象启示我们:楚竹书《周易》最初很可能是按照上述形式编排,在被扰动的时候,还保留成卷形态。在盗掘和运输的过程中散失了一部分。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么,可以推出楚竹书《周易》的编联顺序很有可能与今本卦序一致。另外,楚竹书《周易》的保存位置也很可能是在泥团边缘。现在的状态是由于另外一部份整体失散的结果。
下面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2.对于楚竹书《周易》文辞的确定
先要考虑楚竹书《周易》的文辞与今本文辞的差异有多大。在考察楚竹书《周易》的现存的文辞、帛书周易文辞与今本周易文辞,发现虽然文本有多处用字不同,但是,字数大致相同,只有个别几卦有出入[6]。我们认为周易经文在两千多年的传抄的过程当中,文辞基本没有经过剧烈的删改。我们有理由相信残缺竹简的内容应该与今本《周易》大致相当,所以,利用今本《周易》的文辞来定楚竹书《周易》缺失卦的字数从而确定缺失竹简的数量是可行的。
3.对于楚竹书《周易》缺失竹简数量的确定
我们认识到楚竹书《周易》抄写上的一些规律:
(1)楚竹书《周易》满简抄写字数大约为45字左右(正负3个字的位置)。
(2)楚竹书《周易》的卦画由上下体组成,佔两个字位。
(3)楚竹书《周易》特有的“红黑符号”,首符、尾符不佔字位置。
(4)楚竹书《周易》抄写留“天头”、“地脚”,满简书写起于第一道编绳以下,讫于第三道编绳以上。
(5)楚竹书《周易》每卦的内容书写完成之后,无论简末留有多少空白,下一卦的内容另起一枚。
(6)楚竹书《周易》中有合文、重文的现象。所以今本中若有两个相邻的叠字或可用作合文的字,算一个字的位置。
根据今本的《周易》经文以及上述的抄写规律,我们计算出了缺失的竹简数量,详见下表:

复原简号

原简编号

卦名与简号

残存情况

区域号码

1

\

乾卦1

佚简



2

\

乾卦2

佚简

3

\

坤卦1

佚简

4

\

坤卦2

佚简

5

\

屯卦1

佚简

6

\

屯卦2

佚简

7

\

屯卦3

佚简

8

\

蒙卦1

佚简

9

1

蒙卦2

残简



10

2

需卦1

完简(缀)

11

3

需卦2

残简

12

4

讼卦1

完简(缀)

13

5

讼卦2

完简

14

6

讼卦3

完简

15

7

师卦1

完简

16

8

师卦2

残简

17

9

比卦1

完简

18

10

比卦2

完简

19

\

小畜卦1

佚简



20

\

小畜卦2

佚简

21

\

履卦1

佚简

22

\

履卦2

佚简

23

\

泰卦1

佚简

24

\

泰卦2

佚简

25

\

泰卦3

佚简

26

\

否卦1

佚简

27

\

否卦2

佚简

28

\

同人卦1

佚简

29

\

同人卦2

佚简

30

\

大有卦1

佚简

31

11

大有卦2

完简



32

12

谦卦1

残简

33

13

谦卦2

完简

34

14

豫卦1

完简

35

15

豫卦2

完简

36

16

随卦1

略残

37

17

随卦2

完简

38

18

蛊卦1

完简

39

\

蛊卦2

佚简



40

\

临卦1

佚简

41

\

临卦2

佚简

42

\

观卦1

佚简

43

\

观卦2

佚简

44

\

筮嗑卦1

佚简

45

\

筮嗑卦2

佚简

46

\

贲卦1

佚简

47

\

贲卦2

佚简

48

\

剥卦1

佚简

49

\

剥卦2

佚简

50

\

复卦1

佚简

51

19

复卦2

残简



52

20

无妄卦1

残简

53

21

无妄卦2

完简(缀)

54

22

大畜卦1

完简

55

23

大畜卦2

完简

56

24

颐卦1

完简

57

25

颐卦2

完简

58

\

大过卦1

佚简



59

\

大过卦2

佚简

60

\

坎卦1

佚简

61

\

坎卦2

佚简

62

\

离卦1

佚简

63

\

离卦2

佚简

64

26

咸卦1

残简



65

27

咸卦2

完简

66

28

恒卦1

完简

67

29

恒卦2

完简

68

30

遯卦1

完简(缀)

69

31

遯卦2

残简

70

\

大壮卦1

佚简



71

\

大壮卦2

佚简

72

\

晋卦1

佚简

73

\

晋卦2

佚简

74

\

明夷卦1

佚简

75

\

明夷卦2

佚简

76

\

明夷卦3

佚简

77

\

家人卦1

佚简

78

\

家人卦2

佚简

79

32

睽卦1

完简(缀)[7]



80

33

睽卦2

残简

81

34

睽卦3

完简

82

35

蹇卦1

完简

83

36

蹇卦2

残简

84

37

解卦1

完简

85

\

解卦2

佚简

十一

86

\

损卦1

佚简

87

\

损卦2

佚简

88

\

损卦3

佚简

89

\

益卦1

佚简

90

\

益卦2

佚简

91

\

益卦3

佚简

92

\

夬卦1

佚简

93

38

夬卦2

完简

十二

94

39

夬卦3

完简

95

40

姤卦1

完简(缀)

96

41

姤卦2

完简

97

42

萃卦1

完简

98

\

萃卦2

佚简

十三

99

\

萃卦3

佚简

100

\

升卦1

佚简

101

\

升卦2

佚简

102

\

困卦1

佚简

103

\

困卦2

佚简

104

43

困卦3

完简

十四

105

44

井卦1

完简

106

45

井卦2

完简

107

46

井卦3

完简

108

47

革卦1

完简

109

\

革卦2

佚简

十五

110

\

鼎卦1

佚简

111

\

鼎卦2

佚简

112

\

震卦1

佚简

113

\

震卦2

佚简

114

\

震卦3

佚简

115

48

艮卦1

残简

十六

116

49

艮卦2

完简(缀)

117

50

渐卦1

完简

118

\

渐卦2

佚简

十七

119

\

渐卦3

佚简

120

\

归妹卦1

佚简

121

\

归妹卦2

佚简

122

\

丰卦1

佚简

123

51

丰卦2

残简

十八

124

52

丰卦3

完简

125

53

旅卦1

完简

126

\

旅卦2

佚简

十九

127

\

巽卦1

佚简

128

\

巽卦2

佚简

129

\

兑卦1

佚简

130

54

涣卦1

完简

二十

131

55

涣卦2

残简

132

\

节卦1

佚简

二十一

133

\

节卦2

佚简

134

\

中孚卦1

佚简

135

\

中孚卦2

佚简

136

\

小过卦1

佚简

137

\

小过卦2

佚简

138

56

小过卦3

残简

二十二

139

\

既济卦1

佚简

二十三

140

57

既济卦2

完简

二十四

141

58

未济卦1

残简

142

\

未济卦2

佚简

二十五

注:饶宗颐先生公布了香港中文大学所藏《周易•楑》半枚竹简就可以和楚竹书《周易•楑》相缀合[8]。另外,李零先生公布了小畜残简“孚肤女(如)”[9],从这个现象可知,楚竹书可能还有部份残简未发表。但是,我们认为楚竹书《周易》的字体非常特殊,而且内容有今本可对,不太可能出现本应属于《周易》的整简误分到其它篇目的情况。所以即便存在上博简部分残简未发表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到对《周易》完整竹简的情况的判断。因此,我们相信上述的表格展示的竹简存缺情况是可以信任的。
上述表格显示,简册被分为25个区域,残存竹简佔12片区域;佚简竹简佔13片区域。这个表格除了更加充分体现了之前发现的规律以外,还有两个新的现象:第一,在十二片残存竹简的区域中,每片区域中若干卦的竹简都是连在一起,若是有佚简,则每片区域最先的一卦缺首简(或首二简),或者最后的一卦缺尾简(或尾二简),或两者都缺。但是每个区域中间卦的部份总是完整无缺。佚简区域亦然。第二,残简的分布位置基本上都处于存简和佚简的交接部位.这些不是偶然现象,更加证明了之前假设成立的可能性。
上述表格直观表示如下:(从左往右安排顺序为末卦到首卦,即从“未济”卦到“乾”卦,“0”表示现存竹简,“8”字表示佚失简)
800808888880088880008888000888888000008888880000088888888000000888888888000000888888000000088888888888800000000888888888888000000000088888888
4.对竹书本《周易》简册的复原想像
上述直观图给了我们强烈的启示,楚竹书《周易》最初可能是按照今本顺序排列并捲在一起的。于是,我们从未济卦的方向朝乾卦的方向卷(即从左往右卷),画出了竹简成卷的想像图(其中灰色的是残存竹简,白色的是佚简竹简):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恒)卦、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遯)卦的符号是“红丁外黑方”,而革卦、艮卦、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渐)卦、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旅)卦、丰卦的符号也是“红丁外黑方”而位处这两者中间的讦(蹇)卦、繲(解)卦、敂(姤)卦、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萃)卦、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井)卦的符号属于“黑丁外红方”。这个现象的发现也为后面进一步研究符号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论题。
对今后出土简帛整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範式。通过对出土简帛状况的分析进而对其复原,研究一些遗失信息的方式,是过去简帛研究者所不曾採用过的。现在我们对于楚竹书《周易》的复原研究,可以有一定的啓发性意义。
结语
对于楚竹书《周易》的复原研究,虽然可以基本确定几个事实,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就是关于今本卦《周易》序与马王堆帛书《周易》卦序的早晚问题。这在学术界一直有讨论,诸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于豪亮[14]、刘大钧[15]、刘彬[16]等先生认为帛书本卦序早与今本卦序,而张政烺[17]、韩仲民[18]、李学勤[19]、黄沛荣[20]等先生则持相反观点。通过复原实验,可知楚竹书《周易》是依今本卦序排列的。上博简一般认为属战国中期偏晚,因此今本卦序至少在战国中期偏晚便已存在。但是,我们并不能依据上博竹简早于马王堆帛书,就断定今本卦序早于帛书本卦序,因为帛书《周易》的卦序也不一定是到汉代才有。所以,这个问题依旧没法定论。
第二个问题就是红黑符号的确切意义。虽然说上述研究表明,楚竹书《周易》在编排上与今本周易的顺序一致。但并不可以就此否定濮茅左先生按照符号来得到战国周易卦序的学说。因为这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係。完全有可能是在今本周易卦序的本子上利用这些红黑符号的属性与次序性来标明另外一种卦序。也就是说编排一个系统、符号来表示另外一个系统。对符号的解释也非简简单单的两个抄本的拼合,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的讨论。
对于上述的这些问题的讨论,还需要找到更多考古的相关新材料,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学者为之付出努力。相信,这些问题在日后终将真相大白!
2007年11月初稿
2010年6月二稿
2010年10月终稿
附记:本篇论文得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董珊先生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上海博物馆濮茅左先生的帮助。复旦大学程少轩先生、上海博物馆葛亮先生为论文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一併致谢。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页26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2] 李尚信:《楚竹书〈周易〉中的特殊符号与卦序问题》,《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页16~页27。
[3] 姜广辉:《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特殊符号的意义》,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16日。
[4] 许多出土的竹简都残留有成卷埋藏的遗迹。如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从竹简堆积状况可以判断,各种竹书原来是各自成卷,入墓时放在一起的。马王堆汉墓的竹简(医简),虽说出土时已有相当程度的散乱,但从出土现象观察,当时是卷在一起的。居延汉简的“永元器物簿”,出土时就是卷紧在一起的。睡虎地汉简,在出土的时候也保留有成卷埋葬的痕迹。
[5]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6] 详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三)•〈周易〉之附录一〈竹书《周易》、帛书《周易》、今本《周易》文字比较表〉》,页216~页250。
[7] 饶宗颐先生公布了香港中文大学所藏《周易•楑》半枚竹简就可以和楚竹书《周易•楑》相缀合,缀合后成为完简。
[8] 饶宗颐:《在开拓中的训诂学》,收入《第一届国际训诂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9] 李零:《读上博楚简〈周易〉》,《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10]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页3。
[11] 湖北省荆州市周粱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8月。
[12]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1980年7月。
[14] 于豪亮:《帛书周易》,收入《周易研究论文集》,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1987年。
[15] 刘大均:《周易概论》,巴蜀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16] 刘彬:《论帛书易经卦序早于今本易经卦序》,国学网《学灯》网刊第十一期,2009年7月。
[17] 张政烺:《帛书〈六十四卦〉跋》,《周易研究论文集(一)》,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 韩仲民:《帛书〈周易〉六十四卦浅说》,收入《周易纵横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
[20] 黄沛荣:《易学乾坤》,大安出版社,1998年。
点击下载附件:
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0741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21.html

以上是关于孙沛阳: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