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摘要:“敝昔”与扁鹊可通假。敝昔是鷩䧿的省写,意为“头戴鷩冕的雉鹊”,与汉画像石“扁鹊针灸行医图”上的鸟人形象符合。汉代戴这种冠冕的是“郎、侍中”,而医官属于此类加官之列。后世把医生呼为“郎中”、“大夫”。在先秦论医三家中,“敝昔”只可能属于扁鹊。扁鹊是中医脉学诊疗法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出土老官山汉墓医简的内涵与扁鹊身份非常符合。扁鹊学派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两汉时期,秦以后由关中传入四川。
关键字: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扁鹊,中医脉学诊疗法
《中国文物报》2013年12月20日第4版报导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一批西汉武帝前后时期的医简[1],整理者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书法风格和简文内容等,分为九部医书,依据内容初步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归脉数》、《五色脉诊》、《医马书》等。其中有一部医学理论着作,记载一位元名叫“敝昔”的医家论述有关“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关係的言论。如简文云“敝昔曰:人有九徼(窍)五臧(脏)十二节,皆[鼂(朝)于气]”(图1摹本)、“敝昔曰:所胃(谓)五色者,脉之…”等等。这部书没有篇名,整理者拟名为《敝昔医论》。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批珍贵医简的整理,认为简文记载的这位医论家“敝昔”,关係到这批医简所属的医学流派及其文献价值,初步考证认定他就是传世文献记载中的扁鹊,略述如下,以资讨论。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
出土文献中的“敝昔”,本为“鷩冕之鹊”,在传世文献中因音义相通转写为扁鹊,遂被唐宋以来的注家解释为“翩飞之鹊”。汉画像石中的扁鹊形象,为我们纠正这一错误提供了实物佐证。汉代戴这种冠帽的官员是“郎、侍中”,而医官属于此类加官之列。周代贵族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秦汉的侍中大抵相当于周官的大夫,而郎中是非正式官职的员外级,位列大夫之末。宋以后把医生呼为“郎中”、“大夫”,大抵可以溯源于此。
三 扁鹊学派的特点及其传播
明确了简文“敝昔”的音义,我们就可以从先秦两汉医论家中,寻找与之相配的医家。《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论七家”,每一种着述称为一家,分属三个派别:
⑴黄帝学派,着作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⑵扁鹊学派,着作有《扁鹊内径》九卷、《外经》十二卷;
⑶白氏学派,着作有《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汉书·成帝纪》及《艺文志》记载成帝河平二年(西元前26年)“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最后由刘向、刘歆父子总其群书辑录而成《七略》,后来收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书类图书属于侍医李柱国所校,录入刘向、刘歆父子所着《七略》之《方技略》。由此可见至西汉末、东汉初,有着述流传于世的医论家仅黄帝、扁鹊、白氏三个流派,老官山汉墓竹简中的医论着作,只可能属于这三派之一。然而“敝昔”之音义与黄帝、白氏相去甚远,而与扁鹊相通无碍,故属于扁鹊学派。
扁鹊是中医脉诊法和针灸熨疗法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老官山医简大致囊括了早期中医脉学诊疗法的基本内容,这与扁鹊的身份非常符合,故应属于扁鹊学派。扁鹊学派的显着特点是关于脉学的创制与传承:
“(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仓公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仓公所受《五色诊病》即脉诊法,《脉书》当与针灸熨疗法有关。由上引文献可知西汉初年论及“五色脉诊”者有黄帝、扁鹊两家。今出土竹简明确记载为“敝昔曰”,显然非黄帝岐伯之说,当为扁鹊学派无疑。
《仓公列传》载有汉文帝与仓公淳于意的问对:
问臣意曰“吏民尝有事学意方,及毕尽得意方不?何县里人?”对曰“临菑人宋邑,邑学,臣意教以《五诊》,岁余。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岁余。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岁余。临菑召裏唐安来学,臣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应阴阳》,重未成,除为齐王侍医。”
这次问对记载了早期扁鹊学派主要传授的医籍。关于扁鹊学派的经典,详参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第六章《扁鹊学派着作之考证》[14]。从仓公传授的内容来看,除“太仓马长”冯信特别要求“正方”(学药方)仓公教以汤药之法以外,其余主要教授《五诊》、《经脉》等脉学诊疗法,冯信学汤药法之先,也要学习《案法》即按脉诊断法,可知其脉诊也应用于汤药疗法。《鹖冠子·世贤》载扁鹊对魏文侯曰“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閑而名出,闻于诸侯。”《扁鹊列传》载扁鹊为虢太子治病时先后施以针石、熨敷、服汤三法;见齐桓侯(《韩非子·喻老》作蔡桓公)论及汤熨、针石、酒醪(《喻老》作火剂)之法,前二者属于脉疗法,后者为汤剂疗法。《盐铁论·相刺》“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疾。”可见扁鹊学派以脉法和汤药并重,或者说经脉医学与汤药医学并行不悖,而脉法是其基础。
老官山医简中的《经脉书》与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张家山汉简《脉书》的内容相似或相同,主要记载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病,应该同属扁鹊学派的脉疗法,大概与淳于意所授的上、下《经脉》相类似。老官山医简中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脉死侯》、《归脉数》等则是早期脉诊法文献的一次集中发现,除《脉死侯》与马王堆帛书《阴阳脉死侯》相似外,其他均为首次发现。其中《敝昔医论》、《五色脉诊》大抵与淳于意所授《五诊》相类似。而《归脉数》记载各种疾病归属于何种脉络的经穴数,体现了“疾病归脉”的原则,开启了后世中医“六经辩证”的先河。总之老官山医简包含了中医脉学诊疗法的基本内容,弥补了马王堆医书在脉诊法方面的不足,是扁鹊学派医典的一次重大发现。
作为一个医学流派,扁鹊学派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创始人是秦越人。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史记•扁鹊列传》,《集解》“郑当为鄚”;《索隐》“勃海无郑县,当作鄚县。”]
“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扁鹊列传〉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
“扁鹊生卢,故曰卢医”。[《太平御览》卷160引《史记》,(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33辨其“盖删引《史》注误作本文耳”]
“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杨雄《法言•重黎》]
所谓“医多卢”说明扁鹊以家乡子弟为基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医学集团。《扁鹊列传》载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时,使弟子子阳用针取外三阳五会,子豹更熨两胁下。《韩诗外传》卷10“扁鹊过虢侯”章载“子同捣药,子明炙阳,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越扶形。”《说苑•辨物》作“扁鹊过赵王”治王太子尸厥有“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扁鹊的七位弟子分工不同,相互协作,终于使虢(赵)太子“起死回生”。这样的医学团体规模,足以表明扁鹊学派已然形成。《扁鹊列传》载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
春秋战国之际秦越人号称扁鹊,率弟子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行医天下,这一事件标誌着扁鹊学派开始传播。
然而扁鹊并非人名,而是一个荣誉称号,故有“三世扁鹊”之说。《汉书•艺文志》载云“方技者…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又载“经方”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黄帝时医也。”《汉书·古今人物表》将扁鹊列于春秋末越王勾践(约前520~前465)之后、赵简子(赵鞅)家臣董安于(?~前496)之前,显然指“中世扁鹊”。《韩非子·安危》“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此所谓“古扁鹊”当指“轩辕时扁鹊”。(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00《轩辕本纪》载“(黄)帝乃…作《内外经》;又有雷公述《炮炙方》,定药性之善恶;扁鹊、俞跗二臣定《脉经》,疗万姓所疾。帝以扁鹊论脉法,撰《脉书》上下经。”故“三世扁鹊”乃是:太古扁鹊是黄帝时医臣也,中世扁鹊为东周名医,汉以下称号者为近世扁鹊。
总之扁鹊相传为上古黄帝时的名医,中世(春秋战国)被神化为神医名号。其神化的源头还是与脉学有关。经验表明脉象与时气病及脏腑疾病有某种对应关係,医者根据时气及脏腑的不同,把脉象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以青、白、赤、黄、黑五气来代表,就是“五色脉”。这样通过脉象建立起疾病与脏腑之间的联繫,就可由脉象去窥见脏腑疾病,故此能“尽见五脏癥结”。这原本是一种经验科学的总结,但越传越神,至司马迁着《史记》时,已相传为:扁鹊以“上池之水”饮长桑君药,三十日后“视见垣一方人”(穿透垣墙看人),故能用肉眼透视人体内脏。这种神话实际上是对脉诊法神奇功效的一种曲折反映。
《宋史·方技传》载翰林医学许希以针灸治癒仁宗顽疾,被升为翰林医官并得丰厚赏赐:
“(许)希拜谢已,又西向拜,帝问其故,对曰‘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师之赐,安敢忘师乎?’乃请以所得金兴扁鹊庙。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其后庙益完,学医者归趋之,因立太医局于其旁。”
北宋医家窦材号称扁鹊再世,着《扁鹊心书·三世扁鹊》云:
“医门得岐黄血脉者,扁鹊一人而已。扁鹊黄帝时人,授黄帝《太乙神明论》,着《五色脉诊》、《三世病源》,后淳于意、华佗所受者是也。
“第二扁鹊,战国时人。姓秦名越人,齐内都人,采《内经》之书,撰《八十一难》,慨正法得传者少,每以扁鹊自比,谓医之正派我独得传,乃扁鹊再出也,故自号扁鹊。
“第三扁鹊,大宋窦材是也。”
从后世尊崇的情况来看,扁鹊是神医的名号,但不是所有名医都可号称扁鹊,而是以脉法为特徵的这一医学流派才可尊号扁鹊。窦材指出了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扁鹊—淳于意—华佗”,并且指明了扁鹊学派自着的代表作《五色脉诊》、《三世病源》,今老官山医简出土有《敝昔医论》、《五色脉诊》及《病源》、《诸病症侯》等,就其内容来看,前二者大致相当于扁鹊的《五色脉诊》,后二者大致相当扁鹊的《三世病源》,证明窦材所说并非虚言。
窦材并没有提到扁鹊学派在四川的代表人物。《战国策·秦策二》载扁鹊曾为秦武王治病,故此知扁鹊学派在秦武王时已传入关中。两汉时期扁鹊学派非常盛行,至华佗为曹操所杀始见衰落。成都平原自秦昭王时司马错平蜀,到三国战乱,长达五百多年处于相对稳定和繁荣发展时期,期间秦统一、汉初及汉武帝时,发生过三次迁天下豪民于关中的移民事件,这些移民中有的远迁至广汉、成都地区,扁鹊学派也随之传入四川。1993年在绵阳市涪城区双包山的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一件木质经脉漆人[15],通体髹黑漆,其上用红色漆线描绘出针灸经脉循行路径,但无文字及经穴位置标记。此次老官山汉墓也出土一件经脉漆人,与绵阳漆人形制基本相同而时代略晚,用不同颜色的漆线表示“五色脉”,并有“心”“肺”“肾”“缺盆”等文字和针灸穴位。这两件经络人模型与一般木俑不同,其造型颇符合人体解剖特徵并绘有经脉循行路线,反映了当时的医学认识水準,尤其是老官山经脉漆人着意表现“色脉”与穴位,很可能是《隋书·经籍志》所载《扁鹊偃侧针灸图》的前身,因此完全可以作为扁鹊学派传入四川的标誌。
绵阳位于蜀道与涪水之上,水陆交汇,扼守由关中进入四川的咽喉要道,也是扁鹊学派传入成都地区的中转站。绵阳古名“涪城”、“绵州”,汉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设涪县(今绵阳市涪城区),因地临涪水(涪江)而得名,属广汉郡。东汉初这裏产生了一位脉学大师“涪翁”。《后汉书·方术列传》载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歎息称善”。[又见《太平御览》卷722所引,误作《史记》]
这裏记载的“涪翁—程高—郭玉”是扁鹊学派传入四川后的代表人物。郭玉诊脉只取手腕部脉口处,此即所谓“独取寸口”。
早期脉诊在把脉时通取全身十二经脉,如《黄帝内经》之“三部九候”脉诊法。大约至两汉之际演变为只取手腕寸口之脉而知全身疾患,如《难经》之“寸口脉诊”法。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难经·一难》]
“问曰‘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皆有动脉,而独取寸口者,何也?’扁鹊曰‘…手太阴者寸口也。寸口者五脏六腑气血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25《色脉·诊脉大意》]
孙思邈《色脉》篇与前引《一难》篇基本相同,不过《千金翼方》明确指明为“扁鹊曰”。《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或称《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难经》一名始见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宋)王九思《难经集注》本引(唐)杨玄操《难经注·序》曰“《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清)丁锦《古本〈难经〉阐注·自序》“《难经》者,扁鹊之所着(着)也。”
由于《难经》被认为是扁鹊学派经典,而郭玉诊脉最早取腕口而同于《难经》,故是扁鹊学派传人。郭玉是涪翁的再传弟子,可以推知涪翁所着之《诊脉法》採用的应是“寸口脉诊”法。《太平御览》卷722引《宋书》载濮阳太守徐熙曾得“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又见《南史·张融传》卷32、《太平御览》卷979、《太平广记》卷218)。疑此《镜经》当为《针经》之误,与涪翁《针经》类同,或即涪翁所着而号称扁鹊《针经》者。故自涪翁以后的《针经》、《诊脉法》以及《难经》等属于晚期扁鹊学派经典,这是扁鹊学派传入四川之后发生的重大变化。
东汉以后的脉诊法已经由早期的通取全身,演变为独取寸口,为后世脉法所遵从。老官山医简中的脉法“五色脉诊”,处在脉诊法变革之前,初步认为这批医书大都属于早期扁鹊学派的医学经典。扁鹊学派医书的重新面世,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显着的医学成就,改写了祖国医学史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7月5日19:44。)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老官山”汉墓》,《中国文物报》2013年12月20日第4版。
[2]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0、294页(下文引此不另注)。
[3]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63年,第173页;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9页。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4]唐作藩:《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语言研究》1991年第1期。刘冠才:《论祭部》,《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
[5]麦耘:《汉语语音史上的i韵母》,《音韵论丛》,齐鲁书社,2004年。
[6]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7]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页、213页。
[8]刘莉:《〈全汉赋〉用韵研究》,《汉字文化》,2009年第5期。
[9]陈複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31页、302页。
[10]来国龙:《说“杀”“散”,兼谈古文字释读中的通假字问题》,《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1]武家璧:《观象授时——楚国的天文曆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12]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李学勤:《鹖冠子与两种帛书》,《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刘敦愿:《汉画像石上的针灸图》,《文物》1972年第6期;青年文库:《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第197页。原石四块,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及中国历史博物馆。
[14]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15]马继兴:《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文物》1996年第4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博物馆:《绵阳双包山汉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44.html

以上是关于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为扁鹊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