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

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简5云:「汤怒曰:『孰洀吾羮?」「洀」字作如下之形:
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
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
整理者把「洀」读为「调」,云:「洀,疑读为『调』,《汉书.王莽传》注:『谓发取也。』」[1]
「发取」表示发放和拿取。「调」的发取义应从徵收、徵集、徵发、徵调、调派、调动义引申而来的。《汉书.王莽传》原文云:「下书曰:『惟公多拥选士精兵,众郡骏马仓穀帑藏皆得自调,忽于诏策,离其威节,骑马呵譟,为狂刃所害,乌呼哀哉!赐谥曰果公。」「调」的对象是众郡的骏马、仓穀、帑藏,并且是有一定规模的调用。
简文记述汤射获赤鹄,命小臣烹之为羮,纴巟逼小臣一起品尝,汤回朝后责问谁吃了他的肉羮。在这种情景之下,如果汤说「谁发取、徵调了他的肉羮」,便很不自然。我们认为「孰洀吾羮」的「洀」读为「盗」,表示偷取,更为贴切。「洀」是从「舟」声的,「舟」在章纽幽部,「章」纽古归端组,与定纽宵部的「盗」字音近(「洀」字也有可能是「盗」字的简写,但由于目前未见明确的「盗」字从「水」从「舟」,所以这种可能有待考察)。出土战国竹简「盗」字多用从「兆」声的「逃」或「覜」来表示。而从「舟」声的字与从「兆」声的字相通,「朝」从「舟」声,《说文》:「𦩻,旦也。从倝,舟声。」古书「朝」字与从「兆」声的「晁」字相通,如《左传.昭公七年》:「史朝」,《通志.氏族略五》作「史晁」。[2]可见「舟」声与「兆」声相通,从「兆」声的字与「盗」相通,所以从「舟」声的字可通假为「盗」。
整理者未把「洀」读为「盗」而读为「调」,很可能是看到了从「舟」之声常与从「周」之声有直接相通的例子,却没有看到它与「盗」相通的例子。但是,综合文义和读音,读「盗」显然要优于读「调」。
2013年1月8日
(编者按:[2]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页755。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82.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说《清华(叄)》〈赤鹄之集汤之屋〉之「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