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三 郭店楚简字体分类
台湾周凤五先生曾将郭店楚简分为4类:第一类有9篇,即:《老子》甲、乙、丙3篇、《太一生水》、《五行》、《缁衣》、《鲁文公问子思》,《穷达以时》、《语从四》。第二类4篇,即:《成之闻之》、《性之命出》、《尊德义》、《六德》。第三类3篇,即:《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第四类2篇,即:《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并认为:第一类书法体势带有“蝌蚪文”的特徵,是楚国简帛的标準字;第二类出处齐鲁儒家经典抄本,但已经被楚国所“驯化”,带有“鸟虫书”笔势所形成的“丰中首尾锐”的特徵,为两汉以下《魏三体石经》、《汗简》、《古文四声韵》所载的“古文”之所本;第三类用笔类似小篆,与东汉服虔所见的“古文篆书”比较接近,应当就是战国时代齐鲁儒家经典文字的原始面貌;第四类与齐国文字的特徵最为吻合,是楚国学者新近自齐国传抄、引进的儒家典籍,保留较多齐国文字的形体结构与书法风格。[1]
下面将在周凤五先生的郭店4类字体的基础之上作进一步的探讨。为了便于分析探讨,先选择郭店4类的标本如下: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老甲8缁4五10 成13语一22唐6忠3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标本老甲8:不可志(识)是以为;标本缁4:可頪(类)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等):标本五10:不能兑(悦)亦既见;标本成13:子之于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教):标本语一22:生于道;标本唐6:之道也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尧);标本忠3:生不伓(倍)死也大。
下面结合以上所选择的标本图版,对郭店楚简4类字体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首先主要是对第一、三两类作进步的分析;其次是对有关字体的来源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类字体,标本见上图版老甲8、缁4、五10号简文。这一类可进一步分成2小种,以《老子》甲、乙、丙3篇、《太一生水》为第一种,姑且名之为“郭店老子体”;以《缁衣》、《五行》、《鲁文公问子思》,《穷达以时》、《语从四》为第二种,姑且名之为“郭店缁衣体”。后者结体比前者略长,笔划也较前者平直一些,折笔也多一些,如“可”字,隶变程度略显深一点。不过,其中《五行》第10、11简中有几个美术字,这种字所从的偏旁见于包山简,请参看上包山图版标本第84反号。这几个字大体属于篆书範围。
第二类字体,姑且名之为“郭店成之体”,标本见上图版成13号简文。
第三类字体,标本见上图版唐6、忠3号简文。这一类可进一步分成2小种,以《唐虞之道》为第一种,姑且名之为“郭店唐虞体”。以《忠信之道》为第二种,姑且名之为“郭店忠信体”。前者结体偏长,后者结体偏短,后者折笔多于前者,隶变程度比前者深。
第四类字体,姑且名之为“郭店语丛123体”。标本见上图版语22号简文。
上面我们在周凤五先生郭店4体分类的基础作了进一步的种类分析,下面将就郭店4类6种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周凤五先生郭店楚简分类时,将第三类与第一类作为两类分是对的,第三类虽某些字有齐鲁文字的特点,但其与第一类不是书体的差异,而是书手风格的差异。第四类用笔类似小篆,在楚简帛文字中隶变程度较浅。究其来源,应主要是继承楚国金文《秦王钟》、《荆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钟》字体类风格而来。这些姑且不去深究。周凤五先生所说的第二类,即《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等4篇的书体,尚存在争议,下面将就这一字体重点进行些探讨。为了方便讨论再截录这4篇中有代表性的文字来进行分析。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丌(其)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辞)唯(虽)”(《成之闻之》5);“有可得”(《成之闻之》12);“矣而弗”(《尊德义》29);“句(后)作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待)”(《性之命出》1);“宔(主)勿(物)取之”(《性之命出》5);“臣亡(无)”(《六德》39)。
以上是从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等4篇中所截引的字例。这些字例通过放大,一望可知,是一种美术字类型的文字。这类字我曾作过研究,属于隶变中的书体楚垂露篆。[2]这种书体还可从年代比郭店楚简晚的楚金文中见到。如战国晚期安徽寿县出土的楚考烈王(西元前262-前238年)的铜盘铭文就有这种字。引证如下: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图版铭文的释文(从左到右):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尝)共(供)为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3](形声字,从出月声)酓(熊)王楚。
上面图版铭文中的“楚王酓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楚考烈王熊元(金文作酓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4]。简文和金文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二者都属于一种书体,即书体楚垂露篆,笔势取纵,夸张垂露,生动自然。如简文中的“矣”、金文中的“以”上部的书法如出一人之手;简文中的“有”、“得”、“弗”、“作”、“宔”、“取”等字的纵笔长写,与铭文中的“楚”等诸字的纵笔长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二者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书体间的差异,而是因为书写材料不同而略相异趣。
总之,郭店楚简《成之闻之》、《性之命出》、《尊德义》、《六德》等4篇的书体应为久已失传了的楚国特有的一种书体,即“楚垂露篆”。
四 上博楚简字体分类(上)
上博楚简已出7册,通过综合分类研究,全部书体大致可分为7大类22小种。同一大类的字体将以该类第一小种字体名(或加“等”字)作为大类名称。每一小种的字体作品往往分别见于不同书册,字体命名除个别突出者外,一般都将以先见篇章命名,后见者将附于先命名的字体之下。
1.“上博孔子诗论体”类
这一大类,在上博简中共有9篇。为了便于讨论,选择标本如下: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上1诗论20 上2子羔11 上2鲁邦1上3中弓3 上7吴命1上3彭祖1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标本上1诗论20:帛之不可迲(去);标本上2子羔11:也游于央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台);标本上2鲁邦1:乃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失)者型(刑):标本上3中弓3:女思老丌;标本上7吴命1:速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殃)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来);标本上3彭神祖1:彭祖曰句是。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上6竞公2上1缁衣18上5弟子5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标本上6竞公2:是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吾)所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望);标本上1缁衣18:珪(圭)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玷)之尚可;标本上5弟子5:老不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复)。
这一大类在上博简中共有9篇,即:上博1《孔子诗论》、《缁衣》、上博2《子羔》、《鲁邦大旱》、上博3《中弓》、《彭祖》、上博5《弟子问》、上博6《竞公疟》、上博7《吴命》。这一大类可称之为“上博孔子诗论体”。标本见上图版。
在诗论体这一大类中,上博1《孔子诗论》、上博2《子羔》、《鲁邦大旱》3篇,如出一人之手,为此种书法的佳作。概括这3篇的字体特点:其一,字形取向方匾,倾向右上;其二,笔划比较平直,中丰首尾尖,尖头藏锋;其三,折笔较多,雄健有力。隶化程度较高,属于古隶範畴。此种字体应主要是继承楚国金文《秦王钟》、《荆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钟》,及郭店楚简“老子体”、“语丛123体”的风格发展而成。
上博7《吴命》篇,与《诗论》等3篇字体最为接近,若不仔细观察,或以为与《诗论》等3篇同出一人之手。其实此篇与《诗论》等3篇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尖头不藏锋,锋芒毕露。比看上面图版中《吴命》与《诗论》等3篇标本字的尖头就能会意这一点。除此之外,其他特点均与《诗论》等3篇相同。
其他5篇:上博6《竞公疟》,尖头藏锋;上博3《中弓》、《彭祖》、上博5《弟子问》,除少数尖头藏锋外,大都尖头露锋;这4篇文字结体大都不如《诗论》3篇规範。另外,上博1《缁衣》虽属第一种但与正宗的“孔子诗论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篇书体在字形取向、笔划大体具备诗论体的基本特徵,但规範性不够,尤其是下折笔欠佳。不过从全篇“而”作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不”字多作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来看,二字取向双肩方折笔划,与全篇一致还是比较强调文字上部折笔的。
2.“上博孔子见体”等类
这一大类,有“上博孔子见体”、“上博民之父母体”、“上博天子建体”3种。选择标本如下: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上6孔子9 上2民之14 上7武王5 上7武王1 上1性情2 上6天甲13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标本上6孔子9: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仁)而进之;标本上2民之14:以畜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万)邦;标本上7武王5:以兽(守)之及于;标本上7武王1:黄帝耑(颛);标本上1性情2:智(知)义者;标本上6天甲13:于帀(师)者三。
这一大类在上博简中共有3篇,即:上博6《孔子见季桓子》、上博2《民之父母》、上博7《武王践阼》(细粗字体、正写字体)。共同特点:横向笔划比较平直,流行头尖尾粗横及头尖尾尖粗横。
第一种,可名为“上博孔子见体”。上博6《孔子见季桓子》,标本见上图版。为此种书法的佳作。其书体特点:其一,字形取向方形,间或长短相间;其二,笔划平直,粗细悬殊,横向多粗笔;其三,横画头尖尾粗,尖头多藏锋,粗尾见笔力。其四,折笔较多,刚劲有力。隶化程度较高,属于古隶範畴。在继承了包山楚简229号等字体发展而来,具有实用兼美术的双重价值。
第二种,可名为“上博民之父母体”。上博2《民之父母》 、上博7《武王践阼》(细粗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为此种书法的佳作(《武王践阼》夹杂有“正写字体”,其标本见上图版)。其书体特点:其一,字形长短相间,笔势浪漫飘逸;其二,笔划粗细悬殊,横向多粗笔;其三,横画多头尖尾粗。在继承了中后期金文楚垂露篆及郭店楚简成之体发展而来,属于美术字的範畴。
第三种,是上博1《性情论》(第1-3号简上的微粗字体)、上博6《天子建州(甲本)》可称之为“上博天子建体”,标本见上图版。上博6《天子建州(甲本)》为此种书法佳作。主要特点:字形取向方匾;笔划平直,横画最具特色,有头尖尾粗的,也有两头尖的粗横。雅朴清劲,具有包山楚简第229号等字体风格。
3.“上博君子为礼体”等类
这一大类,有“上博君子为礼体”、“上博曹沫之陈体”、“上博容成氏体”、“上博姑成家父体”4种。选择标本如下: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上5君子1 上5君子3上4曹沫19 上4曹沫21 上2容成52上5竞建2 上5姑成3 上5季庚14
图版释文(从左到右)分别为:标本上5君子1:君子为豊(礼);标本上5君子3: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也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谚-颜);标本上4曹沫19:者三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教)之;标本上4曹沫21: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之)录(禄)毋;标本上2容成52:者(诸)矦(候)之帀(师);标本上5竞建2:臣之辠(罪)也昔;标本上5姑成3: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得)而事也不;标本上5季庚14:之传等(志)告康。
这一大类属于美术性较强的字体杂类。在上博简中包括:上博5《君子为礼》、《姑成家父》、《季庚子问于孔子》、《竞建内之》、上博4《曹沫之陈》、上博2《容成氏》。此类可分为以下4种。
第一种,有上博5《君子为礼》,可称之为“上博君子为礼体”,《君子为礼》属于佳品,标本见上图版。主要特徵:字形长短相间。除“之”、“毋”纵向笔划头部尖细之外,大都头粗尾细。这种头粗尾细的笔划,除“弗”字竖笔似蝌蚪外,皆以折笔法起笔。与郭店语丛123体主要差异,郭店语丛123体多用中丰两头尖的笔划,上下均显张扬,而本字体多用头粗尾细的笔划,下部呈显开朗。整体清劲秀丽,“而”字作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
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大有舞动之感。虽篆意较浓,因折笔较多,比郭店语丛123体隶变程度深。兼有实用和美术的双重价值。
第二种,有上博4《曹沫之陈》,可称之为“上博曹沫之陈体”,标本见上图版。主要特点 :字形长短相间,总体取向方匾。其匾方取向的字及长体字的主体部分接近“上博天子建体”的风格;使用较多的中丰首尾尖的笔划造型,又兼有“郭店语丛123体”的风格,但没有“郭店语丛123体”的那样上下张扬。大多数字隶化程度较深。总体看来具有实用兼美术的双重价值。
第三种,有上博2《容成氏》、《竞建内之》,可称之为“上博容成氏体”,标本见上图版。主要特点:字形取宽式,横向的笔划比较平直,主要使用短而肥的折笔法起笔造型。“又”、“女”、“民”,及偏旁“又”、 “女”的主斜画,间或为中丰首尾锐的笔划。整体呈现肥厚刚健,别居一格。兼有实用和美术的双重价值。隶化程度较深,属于古隶範围。
第四种,有上博5《姑成家父》、《季庚子问于孔子》,以《姑成家父》作品为佳,可称之为“上博姑成家父体”,标本见上图版。主要特点:字形取匾方,主要使用折笔法起笔中间纤柔的笔划为主造型。短短的肥笔与纤柔的笔法,错落有致,加上布白紧凑,整体呈现茂密遒劲,兼有实用和美术的双重价值。隶变程度较深,属于古隶範围。
(编者按:*本文受到中国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08JJD770095)的资助。
[1]周凤五:《郭店竹简的形式特徵及其分类意义》,《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古文字与商周文明——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字学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
[2]罗运环主编:《荆楚文化》(中华地域文化大系本)北京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6年;《论失传已久的垂露篆》,《海峡两岸中国文字学研计会论文集》台湾万卷楼2002。 [3]罗运环:《论楚国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变规律》,《江汉考古》,1989年2期。
[4]罗运环:《论楚国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变规律》,《江汉考古》,1989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45.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楚简帛字体分类研究(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