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数据参数简介,图片,造价(2)

外媒体给出的CEP=300米数据应当与真实水平相差不大,随着惯导技术的提高和末修技术的改良,东风31有望接近国外先进水平,若能采用先进末制导技术,则打击精度有望提高一个数量级。实际上我国倘若仅仅执行最低核威慑政策,则无需过多考虑对付敌方洲际导弹发射井等硬目标时才会苛求的打击精度,反而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生存能力

  东风31系列体积重量较上一代东风5明显缩减,13米左右的长度在所有陆基洲际导弹中是最低的,40吨级别的重量则是介于36吨的民兵III和47.2吨的白杨M之间。小型化为东风31实现机动部署提供了先决条件,这对于躲避侦察、提高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兵式上展出的东风31甲仍然采用牵引-发射车分离的方式。根据西方报道,牵引车的型号是8×8型HY4330半挂牵引车(1999年开始研制,2000年6月完成试制,主要用于牵引DF31A型导弹发射车。但实际上我国已经成功应用了运输、安装、发射一体的TEL(TransporterErector Launcher)车辆。半挂牵引车的缺陷在于只能局限在公路上使用,而无法实现越野,生存能力有限。TEL的使用则代表获得了真正的机动生存性能。并且我国的TEL设计参照了美国Midgetman侏儒的一体发射车,避免了俄罗斯白杨TEL容易翻车的毛病。

  虽然生存能力高,但公路机动仍然有其缺陷:与固定地下井发射相比,公路机动发射系统的快速发射能力(快速起竖、调平、瞄准、测试、发射、撤离)较为落后,打击精度低。这也是为何东风31保留了地下井发射在内的多种发射方式的原因所在。

  相关信息

  东风31甲与巨浪-2

  尽管东风31的成功属于一大进步,但毕竟技术起点不算很高,拖延时间较长。 当东风31问世之时,部分性能并不能充分满足作战需求,例如射程便介于通常意义上的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之间,打击范围相对有限,并不能真正成为核打击的主力,导致装备数量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国内也在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于是改进型的东风31甲(DF-31A)很快正式立项,立项的还包括潜地洲际导弹巨浪二号(JL-2)。

  同样是关于东华大学的报道曾经提到:“2002年11月22日采用该校产品的最新一代洲际导弹高新工程主项内容DF-31甲已首次发射成功。”这就等于告知了东风31甲的首射时间。总体而言,东风31甲的研制过程比较顺利。尽管由于某系统设计上的一个小缺陷导致首次飞行试验失败,但随后的飞行试验都取得了成功。2006年9月5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东风31洲际导弹从五寨发射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成功的消息,并指出中国方面提前通知了俄方。这里实际上测试的对象就是东风31甲。试验成功后,东风31甲定型装备部队。至此,我国新一代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真正形成了可靠的战斗力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上,东风31甲洲际弹道核导弹首度登场。

  与美俄相比

  东风31系列导弹总体而言已经较为先进。无论是紧凑的外形、较低的重量,还是射程与载荷比例,均与国外当前装备的先进型号大致相当。在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上,也和主流型号基本处于一个档次。

  不过国外当前部署的很多同类武器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如美国民兵III甚至是70年开始部署的,快速反应改进型(Rapid Execution and Combat Targeting,REACT) 也于1996年完成,东风31甲在射程、精度等方面并无优势。此外国外同类型武器不少将执行改良延寿计划,以SS-27(白杨M)为代表的最新型号也先于东风31甲进入现役,在末制导高精确度打击、机动弹头和速燃短助推段技术方面,东风31甲犹有不及。但东风三十一甲也可以根据我国的需要进行改进,尤其是在我国三代核武器技术日臻成熟的情况下,从而紧盯世界先进水平,保证我国核威慑之剑永烁锋芒。

  下面是东风31甲型洲际弹道导弹与美俄同类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性能对比:

  服役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媒体评述  2012年9月4日,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发表比尔-戈茨的报道称,中国继续导弹测试,进行了第四次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文章称,根据美国官员的说法,中国军方上周四(8月30日)进行了第四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发射了一枚新式的公路机动洲际导弹。美国情报部门检测到此次 DF-31A 导弹从陕西某地的太空和导弹测试中心射向西部某地。这是自7月末以来中国进行的第四次远程导弹飞行测试。

  美媒称,8月30日的DF-31A发射紧随十天前井式发射的“东风-5A”(北约代号CSS-4 Mod 2)远程导弹,距离新式公路机动“DF-41”洲际弹道导弹7月24日的试射仅数周,距离潜射弹道导弹JL-2 (8月16日)的试射也不久。

  中国有句俗话叫事不过三,但是此次中国第四次试射具有分导技术能力的东风31A弹道导弹,足以证明中国对新型战略武器发展的重视。这是韬光养晦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二炮少有的集中炫耀战略打击力量的行动。从四次试射的导弹型号来看针对性不言自明,除了巨浪二潜射导弹之外其余射程都在12000公里以上。

  中国国防大学的朱成虎少将于2012年7月18号在维也纳出席有关核裁军的讨论会,谈到美国主导研发的导弹防御系统时说:它破坏了战略稳定。他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保持核威慑的可信性。在威胁使用核武器时,敌人将却步,因为其结果必将是被摧毁。朱成虎在研讨会上说,中国必须实现其核武库现代化,因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可能会降低其核威慑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