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5(M-9)数据参数简介,图片,造价
东风-15(M-9)英文名称:DF-15
类 型: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
所属国家:中国
研发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东风-15(DF-15/CSS-6,出口型称M-9)是一种车载机动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在1985年开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其前身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研发的,1989年服役,是中国战术导弹的主力。东风-15曾出口中东、巴基斯坦等国。
性能参数
概观
类型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
原产国中国
服役1989年
用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
发射重量6200千克
有效载荷500千克
技术数据
总重6,200千克
全长9.1米
直径1.0米
翼展不详
装药类型不详
发动机固体燃料发动机
最大巡航高度不详
制导系统惯性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环形激光陀螺仪制导
发射平台8x8汽车
武器装备
弹头高爆弹头或9万吨当量核弹头
研发历程 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是在1985年开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其前身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研发的,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首次试射[2],1987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戈壁滩对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进行了多次试飞。
在1995年和1996年在台湾海峡附近PLA分别地进行了二次DF-15测试。为了避免外国的飞机和船只进入目标区,在试射前中国新华社提前向外界宣布。第一次试射安排在从1995年7月21日到23日1:00到04:00清晨之间,去避免碰撞民航飞机和船只。6枚中有5枚导弹根据传闻击中了台湾公海水域西北目标区。
第二次试射在1996年3月进行,分别位于台湾公海水域西南和东部的二个目标区。在3月8日早晨两枚导弹几乎同时从二个发射位置发射和两者击中二个目标区。大概在当地时间08:00,另外的一枚导弹早些时候从一辆发射车上发射去示范它的快速再装填能力。在3月12日第四枚导弹被发射而且击中预定的目标区。
PLA低调保持DF-15计划直到1990年中期,1995年当二枚DF-15在台湾海峡的附近进行测试发射和1996年当做对台湾独立趋向来说的一个警告。
依照美国海军的情报,导弹和发射支援部队包括在这个军事行动,在预定发射时间之前60个小时,从他们在江西省的基地机动到发射位置超过几百公里距离。大约20~30枚DF-15导弹系统参加军事行动。
来自华盛顿和台北的消息称,中国总共约有一百至数百枚“东风”-15导弹,此次演习中控制著二三十枚。
1996年3月进行的演习中对2个相距很远的目标区进行射击,并且准确地命中了目标,意味著中国导弹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和合成军作战能力有了提高,可将导弹用于战争初期的作战阶段。
美国对导弹试验的监视
在两次导弹试验中,中国大陆、台湾、美国都对整个行动进行了监控和测试。在1996年3月的试验中,台湾军方探测到在弹著区附近有l艘中国的军舰,这可能是V201型电子跟踪和测量舰。
在中国对导弹射击进行跟踪的同时,美国的侦察机和侦察舰也进行了跟踪和监控。美国空军的RC-135S型侦察机和RC-135U型侦察机这一时期在日本海附近频繁活动,前一种飞机上装有“眼镜蛇球”(CobraBall)电子侦察系统,后一种飞机装有战斗警戒电子系统。“眼镜蛇球”侦察系统由ELINT电子侦察仪、ATS高级测量装置和弹道摄像机等多种仪器组成,专用于搜集导弹飞行过程中的各种红外和光电信息并拍取图像。其中的高级测量装置搜集选定的频段并进行数字式记录,弹道摄像机对重返大气层的导弹进行高速照相。从这些仪器拍摄到的图像可以判断重返体的大小,从而测定战斗部的大小和威力。携带“眼镜蛇球”系统的侦察机还与军舰上的“眼镜蛇朱迪”(CobraJudy)相控阵雷达以及侦察卫星相配合进行活动,通过多种手段广泛搜集各种不同信息并提高监控精度。此外还出动了配有能量精确测量系统的“战斗哨兵”侦察机,它可以测定目标辐射源的样式、功率和极化方式,并可与摄像机、电视、雷达配合进行工作。
在进行第二试验时,美国驻日本横须贺港的巡洋舰可能也进行了监视活动,舰上也安装有“眼镜蛇朱迪”型相控阵雷达。1996年下半年叙利亚进行“飞毛腿”导弹试验时,美国也曾出动这类军舰进行监视。
装备配置
导弹
DF-15是一种道路-机动、单级、固体推进剂、近程弹道导弹系统。导弹携带500公斤的单一弹头和最大射程600公里。与中国第一代液体推进剂地对地导弹相比较,更先进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的使用已经极大地减少了维护和开始准备时间。
导弹从一辆8X8运输-架设-发射(TEL)车辆去提供完整的道路和越野机动性。导弹系统在紧急场合能用铁路从基地快速运输到发射位置。TEL车辆然后携带导弹到发射位置使用预先计算好的坐标数据。
携带在8X8车辆上用于道路和越野机动,DF-15能够从任何发射地点使用仅仅15~30分钟预先发射准备。
做为选择导弹能从一个新的无准备的发射位置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去获得坐标数据。为了要增加在战斗中的导弹生存能力,支援单位能制造烟幕去防止被敌人的空中/天基侦察和监视系统发现。仿真的导弹和TEL也可能在附近部署用于伪装。
制导
导弹使用惯性制导,连接到一部高速弹载计算机去提供高精确度。早期型拥有300~600米的圆概率误差(CEP),但是多方面改进制导系统把导弹的精度提高到圆概率误差(CEP)150~500米。这显示PLA已经拥有在战争最初阶段常规精确打击能力去摧毁敌人的指挥和控制中心,防空导弹位置和飞机场。
中国也已经根据传闻寻求进一步改进DF-15导弹的精度,综合它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一个类似的本国自行发展卫星-基导航和定位系统。一套末段雷达-制导系统也在发展之下。导弹采用两种系统精度可能增加到圆概率误差(CEP)35~50米。
DF-15在PLA第二炮兵服役中。DF-15是中国最先进的战术近程弹道导弹,提供以前中国制造的弹道导弹所不具有的一个高精确度。
DF-15近程弹道导弹(SRBM)示范PLA的能力进行对抗敌人陆地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PLA也正在研究使用战区弹道导弹对抗大面积水面目标的可能性,像航母战斗群。
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