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辉煌的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
司马光(1019—1086人,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他生活简朴,学识渊博,尤其爱好史学,“自幼至老,嗜之不厌”。由于司马光感到以前的史书“文字繁多”,《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读之极费时间和精力。为此,他立志编写一部扼要的通史,攫取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事,为北宋统治者提供政治活动的借鉴。
1066年,司马光将自己编写的从战国到秦二世的《通志》八卷,呈献给宋英宗,受到赞许,英宗命设置书局继续编写。宋神宗继位后,又赐该书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可以作为君王治理天下的一面历史镜子。神宗在位时,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激烈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倾向王安石,于是司马光辞归洛阳,把书局迁到自己家里。在居洛阳的十五年中,他专心编写《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通鉴》从1065年始修,至1084年成书,历时十九年。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有《目录》和《考异》各三十卷),上起公元前403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记载了十二代,贯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治乱兴衰的历史。
司马光的三个主要助手刘攽(ban班)、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的史学名家。他们将大量的史料,先排比成为长篇,分阶段执笔起草,,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考订删削,修改润色。因为撰书工作得到皇帝的支持,能够充分利用朝廷的藏书,又借阅了大量的私家藏书,搜集的史料“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所以一件事往往可以利用三、四处材料综合写成。《通鉴》一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它保存了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刑法等多方面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通鉴》的内容,真实可信,而且反映出不少值得肯定的思想,如选贤任能、赏善罚恶、虚心纳谏、反对阴阳术数及迷信鬼神等。《通鉴》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记事“叙之井井(有条理),不漏不烦”,写人状物生动、具体、形象,既有精采的描绘,又有充分的说明。《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典范,它通贯古今,融会各家学说,采录多种史料,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人对《通鉴》备加推崇和赞扬,如著名学者梁启超说:“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丰富),使后世有欲作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焉。”不过,《资治通鉴》毕竟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服务的,全书贯穿着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宣扬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些缺陷也是不能忽视的。
卷轴历史(www.800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