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吸取历史教训。
隋朝本来是个富裕强盛的朝代,所以隋末农民战争推翻精王朝的现实,对李世民有强烈的震动。他即位后,便和大臣经常谈论隋亡的原因。他们认识到:隋朝的覆亡,是由于隋炀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以至民不堪命,群起反抗的结果。唐太宗每思及此,都不由得感到畏惧。因此,他要求下属经常替他“思隋氏灭亡之事”,并定有“论隋日”,同大臣专门讨论、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
通过隋末农民大起义,唐太宗看到了农民群众的巨大威力,从而悟出老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够载船、也能够覆船的道理,并以此警醒自己,告诫子孙。他还从隋炀帝残暴无道而导致身死国灭的事实中,总结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的教训。在隋朝盛衰兴亡的前车之鉴启示下,唐太宗制定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施政方针。他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社会经济。
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政举,固然和他的思想比较开明、政治眼光比较远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看到了“隋炀帝不纳谏争,身戮国灭”的下场。贞观前期和中期,为了避免重蹈隋亡的覆辙,唐太宗李世民确实做到了时时“以隋为鉴”。他重视吸取前朝历史教训的程度,是中国历代封建皇帝都不能比拟的。
卷轴历史(www.800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