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在不断高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无数爱国志士,为了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秋瑾就是最早牺牲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
秋瑾(1875—1907),字璇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生于福建厦门,祖籍浙江绍兴,其祖父和父亲做过州县官。她从小聪颖好学,性情豪爽奔放,二十一岁时,依父母之命嫁给了湖南湘潭一个富绅的儿子王廷钧。王廷钧是个官迷心窍的纨袴子弟,秋瑾与他毫无感情可言。因王廷钧花钱买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随他到了北京。在北京期间,她目睹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暴行。清政府的腐败,国权的沦丧,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使秋瑾逐渐产生了反清救国的强烈愿望,下定了为革命牺牲的决心。1904年(光绪三十年),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毅然离开子女,只身去日本留学,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
在日本,秋瑾参与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1904年底,她回国筹措学费,在绍兴加入光复会。次年春再去日本,认识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1906年春,秋瑾回国,次年1月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亲自撰文写诗,宣传革命,批判男尊女卑,号召妇女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斗争。1906年底,同盟会发动了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光复会员在上海计划起兵响应,推举秋瑾主持浙江军事。秋瑾后来返回绍兴,主持光复会训练干部的革命据点——大通学堂,同时多方联络浙江各地会党。在此期间,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秋瑾与在安徽安庆的光复会骨干徐锡麟约定,在浙、皖两地定期举事。她以大通学堂为基地,将浙江地方的会党组成“光复军”,积极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不料,绍兴会党过早暴露了目标;徐锡麟也因起义计划先期泄露,提前于7月6日在安庆仓猝起事,失败后被捕牺牲。由于歹徒告密,7月13日清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命令一部分战友撤退,自己和少数师生持枪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在审讯时,敌人用酷刑逼供,秋瑾坚贞不屈,严守革命机密,斩钉截铁地回答敌人:“革命党的事,不必多问!”凶残卑鄙的清朝官吏,竟然编造口供,伪造证据,草草结案。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三十二岁。
秋瑾用自己的忠勇行动,实践了她“为国牺牲敢惜身”,“频倾赤血救同胞”的铮铮誓言,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最早牺牲的女英雄。1913年,孙中山曾亲至她的墓前祭奠,并题赠了“巾帼英雄”的匾额。秋瑾追求真理、为国捐躯的壮烈一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卷轴历史(www.800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