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歷史里程碑 > 宋遼和戰與澶淵之盟
「化干戈為玉帛」,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
宋遼戰爭長達25年,其目的在於爭奪燕雲十六州。由於燕雲十六州是一個先進的農業區,它的農業、手工業和其他文化活動都比契丹本部地區發達。因此契丹統治者對這一地區的重要性有著足夠的重視,他們把燕雲十六州中的幽州升為南京,改皇都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遼陽)改為東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應的許多官職,視為腹地,儼然以大國的姿態屹立於宋朝對峙的北方,成為大遼帝國。
從中原王朝來看,燕雲十六的得失,關係一代江山的安危。這十六州的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為「山前」,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稱為「山後」。今長城自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亙於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這就是內長城。中原失「山後」,猶有內長城的雁門關寨可守,失「山前」則河北藩籬盡撤,契丹的騎兵就可沿著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衝河朔。所以中原王朝從後周柴榮起,就開始了與遼爭奪燕雲十六州的戰爭。柴榮病故的第二年,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他鑒於北漢與契丹聯盟一時難取,因而在進行統一南北的戰爭的時候,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但他念念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準備以封樁庫的錢來贖買燕雲。開寶末年(976年),趙匡胤突然故去,其弟趙光義即位,他就是宋太宗。
這時中原統一的形勢已經奠定,漳泉、吳越又相繼歸降,於是中原剩下來的封建割據政權就只有一個稱藩於遼的北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乘滅北漢之勢,移師遼南京幽州,企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宋軍初戰獲勝,連下易(今河北易縣)、涿等州,由於遼軍苦守待援,宋軍不得不屯兵於堅城之下。宋太宗率軍於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與遼援軍展開激戰,在遼軍耶律休哥、耶律斜軫援軍夾擊之下,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急乘驢車逃走,從此不再親臨戰場。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聖宗即位,年方20,母蕭太后當政,寵臣韓德讓掌握大權。宋太宗認為遼朝「主幼國疑」,正是可乘之機。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戰,分東、西、中三路出兵。但由於東路軍受阻,宋軍敗退。
宋太宗兩次伐遼失敗,使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人有了嚴重的恐遼情緒,接著而來的王小波、李順起義,李繼遷聯遼反宋,迫使宋太宗重新考慮其內外政策的調整。淳化二年(991年)宋太宗向大臣講了這樣一段話「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是邊事,都可以預先防備,只是奸邪難以覺察。若為內思,深為可怕,帝王合當用心於此」,寥寥數語,卻標誌著北宋王朝軍政方面的一個重大轉折,它情願把敵對的遼政權置之不顧,而把武裝力量側重使用在鎮壓境內的勞動人民方面了。可以說在宋太宗晚年,宋的守內虛外政策的的指導思想已經形成。宋太宗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對遼由攻到守,故放棄以武力收復燕雲的打算,只在河北平原上疏浚溝通沿邊河道,使西起沉運泊(今河北保定北)、東達泥沽海口(今天津塘沽南)的屈曲450公里之地,遍佈塘泊、築堤貯水,沉遠泊以西則依靠種植榆柳林,設置寨舖,派兵戍守,以與遼朝相對峙。在宋取守勢後,遼朝對宋卻展開攻勢,就在宋軍第二次伐遼失利的冬天,遼聖宗和蕭太后利用宋軍潰散,士氣低落的時機,率大軍南下。東線遼兵主力在瀛州的君子館殲滅宋軍數萬。乘宋河朔守軍皆無鬥志,長驅直入,攻陷了深州(今河北深縣)、祁州(今河北安國)、易州,大肆縱火殺掠,然後滿載金帛等戰利品北還。自此,遼利用其騎兵優勢,不時進擾宋的邊區。鹹平二年(999年)蕭太后、遼聖宗率兵南下,宋將傅潛率大軍駐定州,閉門自守,不敢出戰,次年正月遼兵到瀛州,大敗宋軍,擒宋將康保裔。鹹平六年四月,遼兵入侵定州望都,宋將王繼忠與王超、桑贊領兵前去迎敵,在望都附近的康村同遼兵遭遇。王超、桑贊臨陣畏縮,率師先退。王繼忠雖與部下赴敵力戰,但被俘後也向遼投降,娶了蕭太后所賜的妻子,做了遼朝的官,還表示要「為遼盡力」。宋真宗還以為他戰死了,下詔贈官褒獎,令人啼笑皆非。
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蕭太后、遼聖宗率大軍以收復失地為名大舉南侵。遼軍採取避實就虛的策略,繞過許多宋軍堅守的州縣,直趨黃河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大有直逼北宋都城開封之勢。宋廷震恐,朝中大臣在如何對付遼朝進攻的問題上,發生了主張遷都逃跑與堅決抵抗兩種對立意見。大臣王欽若主張放棄東京逃跑,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只有新任宰相寇准等少數人力主宋真宗親往澶州前線督師,以振士氣。十一月二十四日遼兵抵達澶州北城,隨即對澶州北城展開三面圍攻,遼軍充當先鋒的大將蕭撻覽在督戰時,被宋軍床子弩射中額角,當晚死去。遼軍因損失大將,士氣低落,就稍為退卻。十一月二十六日,宋真宗到達澶州北城,使宋軍士氣大增。遼軍的南侵,原是以掠奪財物和進行政治訛詐為目的,及侵入宋境後,因陣前受挫敗,就表示願與宋朝議和。宋真宗原就害怕同遼兵作戰,這時見議和有希望,他只盼遼軍能夠盡快北撤,不惜代價,遂在十二月初與遼商定和議,交換誓書。和議約定:1、宋朝每年交給遼朝絹20萬匹、銀10萬兩;
2、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對方逃亡「盜賊」;3、雙方不得創築城堡,改移河道。此外,宋遼互稱兄弟之國,遼聖宗耶律隆緒稱宋真宗趙桓為兄,雙方使者定期互訪。這個宋遼雙方在澶州城下達成的休戰協議,歷史上就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不僅使遼兵得以安然從險境中脫身,還獲得了戰場上本來得不到的東西。對宋朝來說「澶淵之盟」則是一個屈辱妥協的和約,它是宋朝推行「守內虛外」政策的副產品。不過,從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看,「澶淵之盟」的訂立,卻結束了宋遼之間連續數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不僅雙方邊境大片地區得以發展生產,而且雙方還通過「榷場」進行經濟交流和商業活動,因而對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