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9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
有个话题悄悄地火了起来。
“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30岁了,而最早的00后也已经成年。”
话题出来,评论尽是一片哀嚎之声。
仿佛前此时还是系着红领巾在操场上排排站的小学生,隔天出门突然被热情问候了一句“叔叔阿姨好”,顿时觉得世界好魔幻。
什么时候起,我们突然就长大了?
这个问题,大概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
这次我们要聊的,就是一部少年成长的忧郁长诗——
《风柜来的人》
影片由侯孝贤执导,钮承泽、庹宗华等人主演。
尽管此前候导已拍摄了三部长片,但都是商业片,套路满满,而《风柜来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侯导真正的处女作,此后他的作品风格完成180度大转弯。
所以说,《风柜来的人》算是侯孝贤的转折之作
在《风柜来的人》中,侯孝贤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拍摄风格。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长镜头和中远镜头的运用。
这些镜头带着特殊的叙事语言,像用隐忍而克制的目光来观察着电影中的角色。
看似隔着远远的距离,却流露出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反思。
这在此后侯导的电影中一直被沿用,成为了侯孝贤式的标志性风格。
《风柜来的人》豆瓣评分8.3,由于年代久远知道的影迷越来越少,但它仍值得被奉为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必看的电影之一。
贾樟柯在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评委会主席时,曾跟粉丝透露过自己推荐的10部影史佳作里,
侯孝贤的这部“侯氏风格处女作”,就在其中,贾樟柯的推荐语是:
电影讲的是一群台湾青年的故事,但总觉得在讲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
这部35年前的青春片,讲述了在澎湖列岛一个叫风柜的小渔村里,一群高中还没毕业的男生在等待征兵的日子里,过着打架、喝酒、逞凶斗狠的日常。
在一次严重的打架事件后,主人公阿清与朋友阿荣、郭仔决定逃离澎湖,到高雄寻求发展。
面对即将到来的冒险,少年们充满兴奋,一脸风骚地在船上与朋友告别。
(从左至右:阿清、阿荣、郭仔。)
而少年的意气风发,在来到高雄后马上被现实浇得体无完肤。
初到高雄的三人决定先去投靠在高雄上班的阿荣姐姐。
城市像丛林一样将他们包裹其中。
而初来乍到的少年甚至连公交也不会搭,几次搞错路线。
阿荣的姐姐更是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这几个少年的天真:
“没当兵,又无一技之长,高中又没毕业,你能干什么啊,没出息。”
窘迫的少年纷纷垂下目光,安静地站在角落里,讲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曾在城市面前夸下海口。
而现实却是连工作和住处都要靠阿荣的姐姐帮忙安排。
在这里,导演巧妙地通过少年在面对女性时的不同反应,将他们在小镇和高雄这两个环境下的情绪变化表现了出来。
在澎湖小镇上,为了挑逗女生,少年们在海边跳舞。
这个镜头是全片最经典的几个场景之一。
在小镇海边浪花的拍打下,在对面少女的注视里,少年们的舞步荒腔走板,却洋溢着青春毫不掩饰的恣意张扬。
但在高雄,面对着不同于小镇少女、成熟性感的阿荣姐姐,少年们的自信却轻而易举地被瓦解了。
曾经在澎湖小镇上追女孩时信手拈来的手段一招也使不上,怯弱地站在角落里,局促得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影片中有一段,阿清一行人拿着钱想去看电影。
当他们被骗到路边一栋高层建筑的11层,面对着根本不存在的电影,他们的天真再藏不住了。
高雄市鳞次栉比的大厦像风景画一样被扣在未装修好的楼盘窗外。
少年们带着愤怒地自嘲:“还真是大银幕,还彩色的。”
或许高雄市对于来自乡下的少年们来说,就是一卷流动的彩色电影。
为了来到这幅电影面前,他们付出了金钱,而更多的则是情感的丧失。
同时,几个少年的身上也渐渐出现了分歧。
平时视学习如玩物的阿清坐下来认真地学起了日语。
在得知阿荣仍在和狐朋狗友打架闹事后感到愤怒。
城市让阿清认清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那些狂妄的自命不凡,原来只是无知无畏的自我满足。
当阿清扯下了这些虚假的包装,才发现自己在城市中是如此不堪一击。
不甘、愤怒的阿清试图想改变这一切,不安于城市的利爪下束手就擒。
而在新住处,阿清认识了住在隔壁的小杏和她的男朋友黄锦和。
恋上小杏的阿清夹在这段无果的三角关系中,总是远远地注视着小杏。
当黄锦和因偷窃被工厂开除、决定出海后,阿清或许迎来了机会。
他陪伴小杏走在高雄的大街小巷中,一起逛街、打台球。
然而好景不长,内敛寡言的少年还未把爱慕说出来,却等来了黄锦和即将回来的消息。
为了躲避黄锦和,小杏决定离开高雄,到台北工作。
目送着小杏乘坐的大巴车在远去途中留下一路尘埃,
阿清站在原地,任凭着人群车辆在身旁川流不息。
无论是对于小杏,还是高雄,他都那么地无能为力。
还以为近在眼前,谁知到头来终究只是一场无法企及的梦。
梦醒了,就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原地。
影片最后,小杏离开,昔日好友即将参军。
落寞的阿清来到好友的摊位,将烟头猛然砸在脚下,站上了那把叫卖的椅子:
“做兵大拍卖,三卷五十块!买一卷送两卷,三卷五十块啊!”
在这一声声吆喝里所包含的情感太过强烈,让人禁不住鼻子一酸。
那是对小杏离去的宣泄,是对生活的失望,也是对无力改变的命运的屈服。
镜头转换。
画面中出现一张张苍老、模糊的脸,在阿清的叫卖声下,一切渐渐淡去。
生活仍在继续,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而阿清,最终也将涌入眼前拥挤的人群中。
李宗盛为这部电影写了一首同名歌曲《风柜来的人》,虽然在最后的版本中并没有被采用,但歌词却让我动容:
“青春正是长长的风,来自无垠,去向无踪。”
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时已是曲中人。
等听懂了老李的歌,才发现早已在多年前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就从少年蜕变成了大人。
就像年少的阿清,成长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早已悄然而至。
而过往的青春年少,就如夏日徐徐的晚风,淡淡地拂过,来去无踪。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