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善应变以成务 宰相姚崇简介(4)

姚公祠

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是唐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先后担任过三次宰相,可见皇帝对他的青睐。其中第三次担任宰相是因为玄宗十分欣赏他的才干,可以帮助他建立伟业。不过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要玄宗采纳才肯做宰相,玄宗看过他的十条举措之后,认为都是治国的良策,便欣然接受。自此之后,姚崇尽心辅佐玄宗,施行新政,唐朝很快就从之前的战乱中恢复过来。虽然玄宗十分信任姚崇,但是之后姚崇的宰相之位却被罢免了,关于这一点要从唐玄宗的用人原则说起。

玄宗认为担当宰相之位的人,如果想长久地干下去,就不能专任,就是大权独揽的意思。姚崇在担任宰相时,虽然有过突出的功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起到制衡姚崇的作用。玄宗深刻吸取了武则天时期频繁动乱的教训,实行“专任而不久任”的原则,这样一来就不会造成权力过度集中而失控的情况了。

虽然玄宗罢免了姚崇的宰相之位,但是仍然对他十分器重,遇到重要的政事仍然会派人来询问他的意见,在他死后还要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为文献。应该说是对他做出的功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