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勾践下属 范蠡与文种的不同结局(4)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范蠡取这个名字是为怀念西施。

范蠡在一次迁徙到了定陶,改名为陶朱,人称“陶朱公”,这可能与范蠡想远离朝政之事相关,他一开始远离越国是因为“敌国亡,谋臣亡”的远见。后来从齐国到定陶是为了免去被推上宰相之位,陷入政事之险,遂以“逃诛”之意取名。

可见范蠡的高超智慧和锐利眼光才可以谋得如此远见,保全性命。

范蠡墓

范蠡是我国最早的商人,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加上艰苦奋斗,乐善好施,遂成民间流传的“财神”。本是越王复国的一大功臣,功成身退便携带美人西施四处游历,可能是与范蠡游历的地方之多,加上与西施之间的传说,还有人们对他的纪念,遂关于范蠡之墓在全国有多达五处。

山东定陶范蠡墓

山东定陶范蠡墓

首先是山东定陶处有一座范蠡墓,在2013年的时候这座范蠡墓被选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献记载,范蠡最后是选在了定陶居住,因为此处是全国货物流通的中枢地段,非常适合商业发展,生意往来。因而范蠡被称为“陶朱公”,故范蠡在此处安享晚年,便葬于此处,且曾经在范蠡墓四周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

山东肥城也有一座范蠡墓,这座墓在肥城市的陶山,而也有记载秦代的李斯曾如果此地,还为范蠡以小篆体刻了文字石碑立于此处,后也有西汉道士在其墓前口诵八言,为当地流传。后范蠡墓经过时间的摧毁,变得破败不堪,得清代之人重修。

湖南华容处的范蠡墓,记载中范蠡和华容之地颇有渊源,其墓也在此处。范蠡离开越国之后曾泛舟于此,且华容为水米之乡,适合生意往来,遂有范蠡来此做生意并死后葬于此地的可能。

湖北石首的范蠡墓是为“绣林十景”之一,传说范蠡曾在此处的桃花山隐居,而且此地关于范蠡的故事广为流传,而范蠡的墓碑在解放后尚存在,于1958年被毁,而且曾在桃花山下有范蠡庙,屡毁屡,也有众文人留下的佳作和痕迹。

安徽涡阳也有一处范蠡墓,这可能与范蠡与西施的传说有关系,当时范蠡协同西施泛舟湖上,来到此处,便在此生活,二人终葬于此,故此地有奶奶庙纪念他们。而范蠡墓形成是范蠡曾经所带部队路经此处,得知范蠡逝世,便以土堆成衣冠冢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