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陶侃留客的故事

陶侃留客

陶侃从小家境贫寒,但是却很有宏图大志,他的母亲姓湛,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时和陶侃同一个郡县有个人叫范逵,范奎很有名望,被人举荐成了孝廉。关于陶侃,有一个故事很有名,叫陶侃留客。

陶侃剧照

陶侃剧照

有一天,范逵去陶侃家做客,但是陶侃家徒四壁,并且当时正值寒冬,冰雪堆积在地上已经有很多天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滑倒。当时陶侃的母亲让陶侃在外面留下客人,热情接待,不要让客人失望而归。陶侃听从母亲的话,与范逵嘘寒问暖,侃侃而谈,因此留住了客人。

而此时陶侃的母亲剪断了自己长长的头发,去米铺换了一些米以便招待客人,由于家里连柴也没有,陶侃的母亲就把家里的木头柱子砍下来一些来烧柴取暖,把家里自己平日用来睡觉的草甸子也拿来剁碎以此来招待范逵带来的马匹。不知不觉,夜幕降临,陶侃的母亲还准备了晚餐,无论是范逵还是他的随从们都吃的很高兴,加上陶侃和范逵的聊天很愉快又很契合,受到了范逵的不断夸赞,并且觉得陶侃很有才华。这就是陶侃留客的故事。

第二日的时候,范逵一干人等就告别离去,陶侃路上一直相送,送了很远很远,最终连范逵都觉得不好意思,让陶侃不必再送,但是陶侃还是坚持相送,直到范逵好言相劝,并且承诺他等回去以后一定为他美言,陶侃这才罢休,同意回去。

范逵回到京城以后果然兑现了诺言,在一些有名望有官职的人面前夸赞了陶侃的美德和才华,后来陶侃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陶侃节约

很多人知道陶渊明,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是陶侃的曾孙,陶侃从小就勤奋好学,对于大家不屑的东西更是视如珍宝,他出生在东晋时期,从小家庭收入不高,父母都是普通人,不仅文采过人而且能过帅兵打仗,他的士兵们都非常尊敬他,在知己地方方面他就是成语"路不拾遗"的原形,他作为一个地方的管理者不和其他人同流合污,不喜爱喝酒,也从来不赌博,被百姓所爱戴。

陶侃图片

陶侃图片

他最被人们所尊敬的美德是他的节俭意识,他从不浪费一分一毫,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理。从不乱扔任何一样东西,在他眼里,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用途。在锯木材的时候所产生的木屑他都不让下人们丢掉,随从们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可是又不敢直接问出口,直到在刚刚过完年的初一下完大雪之后路面北极雪覆盖难以行走,陶侃才让随从将存储着的木屑拿出来扑在路面上,这样百姓在路上走就不会被滑倒了。这样人们才知道陶侃收集木屑的真正原因。还有每次公家用竹子的时候,陶侃都命令随从们把他们不要的竹头留下,直到堆积如山,人们都感到十分困惑,但是不久后在某次战役中,将军听说陶侃有很多竹头便用竹头做成了竹钉用来造船只,最终帮助将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陶侃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只有在小事上懂得节俭,才能更好的在大事上赢得人们的信赖,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

陶侃尝出游

陶侃虽然是有一身的才华和本领,但是一生的仕途确实不如意的,算是大器晚成型的,有关陶侃的典故有很多,后人们也是津津乐道的,其中陶侃尝出游是比较出名的。

陶侃是出生的时候家境是比较的贫寒的,所以在东晋时局动荡的局面中,他想走上仕途的道路还是比较的困难的。但是陶侃的坚持使得自己冲出了寒门的困境当上了荆州刺史,在当时也算是不小的官职了。

陶侃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品德确实令人敬佩的。后人对于陶侃出游的典故是比较熟悉的,有一次陶侃曾经出游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一个路人手里拿着没有熟透的稻穗进行把玩,陶侃就问那个路人你用这个稻穗是有什么用途呢?路人回答说是没有什么用途只是想玩玩而已,听后陶侃是十分的生气的,觉得路人是随意的践踏粮食和百姓的心血,之后命人鞭打了那个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