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王羲之
王导,东晋初年的丞相,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是书法界名列前茅的人物,颇具名望。王家与书法的渊源极深,他的侄子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 画像
王导十分重视书法的重要性,常常教诲王氏族人要尊重书法,时常习之,且王导作为王羲之的叔父,想必王羲之能有后来如此卓越的书法成就,也与他的指点脱不了干系。除此之外,叔侄之间还流传着有趣的典故,据说王羲之能够抱得美人归,正是多亏了他的叔父。
在《晋书王羲之传》有关于他东床快婿的记载,当时王导作为东晋丞相,与太尉稀鉴是关系密切的友人。稀鉴膝下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千金,视为掌上明珠,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便有意为她寻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稀鉴听说王导家中有多个儿子和侄子,个个一表人才,遂与他提出联姻。王道与之交情颇深,不假思索便答应了,回家告诉儿侄们,令其多做准备,待日后女方前来选婿。
次日,稀鉴便前来观望挑选,只见王家众青年才俊个个精心准备,衣饰华丽,稀鉴见他们都过于紧张,反而觉得有点虚伪不够真诚,因此没有特别满意。此时他看到外庭中有一位公子,不修边幅,随意的半躺着吃东西,显得对选婿一事无动于衷的样子,稀鉴便一眼相中了他。
这个人就是当时已在书法界初具建树的王羲之,他就是这样凭借真实自然不装模作样的性格赢取了稀鉴之女,龙床快婿说的就是他。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出生于公元303年,安逝于公元361年(还有一作是公元321年——379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原籍是琅琊人(现今的山东临沂),后随朝廷越过河东,在东晋官拜右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世人也称之为“王右军”。
王羲之画像
王羲之出生在西晋的一个名门望族之中,王羲之祖父王正官至尚书,其父亲王旷又是淮南太守,拥护朝廷东渡之人。而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厉害,是为东晋的丞相。所以王羲之在这样的大家族中,文学修养很是注重。王羲之十二岁时,书法经自己的父亲启蒙,后来又师从女书法家为古人。不过学成后王羲之没有仅仅满足于此,他广游群山,遍访古迹,从而能够博采众长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风格,使其书法达到了一种真正的高度。
王羲之的书法不同于两汉西晋时期的质朴实用的书风,而是形成了一种细腻用笔,多变结构笔法。观摩王羲之的书法,能够感受到他的书风是极为精致的,将原本只重视实用的书法提拔到一个能够欣赏的艺术境界,是书法艺术的觉醒。自王羲之之后,书法开始真正的讲究技法和情趣,书法家们开始争相发现书法的美,并且表现书法的美。
王羲之对于书法界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子书法的造诣更不必说。之后南梁更是形成了第一次学王的高潮,到了唐朝在唐太宗的推崇下形成了第二次学王的高潮。后世的书法家无比诚服王羲之的造就,“书圣”一名在不经间广为流传。
王羲之学书
王羲之作为后人敬仰的“书圣”,那么他的书法早就自然是常人所不能及的。王羲之出生在东晋名门望族的王氏一家,其父王旷也是精通书法之道的人。所以王羲之自小就深受家中研习书法之风的熏陶,认真而又忘我的学习书法。
墨池
王羲之少时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烁卫夫人。卫夫人就给学习书法的 小王羲之讲了当年东汉张芝练字的故事,说他为了练好字,整天在家门口的池塘边蘸水研磨,时间久了池塘都成了墨黑色。不过张芝的草书写的极为灵动,人们也称他为“书圣”。王羲之听了,也模仿张芝的行径,在池塘边洗涤自己的毛笔,到了后来他所留下的墨池比当年张芝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