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 石虎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是戎马一生,虽然石勒是采用武力得到天下的,但是石勒并没有采取暴力的方式治理天下,所以石勒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皇帝,这可能是源于其早年的经历,石勒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人,受到了部族的抵制,后来石勒帮助父亲管理部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石虎画像
石虎,是石勒的侄子,早年的时候家乡闹饥荒,石虎与石勒的母亲在一起与石勒走散,后来石勒当上了将军,有人帮助石勒找到了其母亲和侄子,石虎来到石勒的军队中,但是石勒发现石虎残忍的没有限度,所以非常的担忧,于是告诉母亲说,石虎残忍的没有限度,如果石虎被军队中的人杀死,那么会损伤到自己的声誉,不如自己将石虎杀死,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石勒的母亲说,都说快捷的牛在牛犊时,大多都会把车弄坏。你稍微忍耐一下!于是石勒暂时放弃了杀掉石虎的想法。
后来石虎作战非常的骁勇,可以说以一敌十,所以屡屡打胜仗,后来石勒也完全放弃了自己想要杀掉石虎的想法,石虎也在征战中屡立战功,但是其残暴的本性并没有改变。
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大封群臣,石虎对于给与自己的封号并不满意,所以心有怨言。后来有臣子建议石勒小心石虎,但是石勒没有听。
公元333年五月石勒病重,石虎于是进入禁中侍卫,矫称诏令。石勒死后,石弘继位,但是权力却掌握在石虎的手中,石虎残忍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在其统治下,后赵短短的二十年就亡国了。
石勒皇帝与羯胡人
《石勒皇帝与羯胡人之谜》是由石勒的第六十九代嫡孙石旭昊耗费了三十余年的业余时间经过大量的考证写成的一本书籍,可以说为了写作这本书石旭昊先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探访,目的就是要考证石氏口传故事的真实性,将1700年前的这场羯胡人民族大迁徙的真实面貌还原给广大的观众。
石勒皇帝与羯胡人之谜
公元135年,羯胡人的国家被外地入侵,分裂瓦解,于是羯胡人想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迁徙,来到了山西,另外有一部分迁居到了山东的胶东半岛,到石勒在山东起兵的时候羯胡人已经在中原定居有两百年的时间了。可以说后赵的建立使得大批的羯胡人逐渐的融入到了中原文化,逐渐的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一分子,石勒皇帝的名字是牧师汲桑所取,石勒的发音源于《旧约圣经》平安、和平的意思,音译成为“石勒”,石勒的小名为“世龙”,是报答的意思,大小名都是父母所取,汲桑给石勒取名只不过是将羯胡语的发音译成汉字罢了。
在这部书中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赵公明是石勒,全称应该是“赵国—明帝庙”,石勒被前赵皇帝封为“赵公”,石勒死后谥号为“明皇帝”。而赵公庙兴于两晋,盛于南北朝和隋朝,开始祭祀的时候是在后赵的“遍地辛庄”时期。祭祀的时间就是石勒的生日五月初五。
总而言之,在这本书中给出了很多颠覆人们认识的结果,大家不妨可以找来读一下。
王衍识石勒
王衍是西晋末年重臣。石勒建立了后赵,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他曾经是个奴隶。石勒在少年时候曾经跟着同乡一起到洛阳做小生意。有一次,他觉得有些无聊,就登上了城东门决定拉一拉嗓子。
石勒图像
正巧,王衍正在附近办事,他听到了这个少年的声音就对随从说,这个小孩子的声音不一般,以后他说不定是能扰乱天下的大人物。他派人去抓这个小孩子,谁知晚了一步,石勒已经离开了。等到石勒长大一点,他变得又高又壮,马上功夫非常厉害。他的父亲与胡人不和,常常派他去管理胡人。饥荒到来,石勒与众人走散了,为了一口粮食,他把自己卖给了富有的人家做了奴隶。他借着主人家的身份拉拢了一批强盗,投靠了一个军队头目,开始了他一生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