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为何推崇胡文化

陈庆之 胡文化

中国人历来推崇各代的常胜将军,这些人有的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有的则是传说或者演义里塑造的形象,但人们总是对他们心生爱慕,茶余饭后也不忘谈谈他们的事迹。比如秦朝战神白起、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赵云赵子龙、《隋唐演义》里的少保罗成、还有一位就是南朝时期的武威将军兼战神陈庆之。

胡人骑射图

胡人骑射图

说到陈庆之的辉煌战绩,或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有人说他比较推崇“胡文化”,有人说他不是汉族人,是大将军而且战无不胜吗?怎么会推崇胡文化呢?就让我们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吧。

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各个朝代年代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依据长江而分南北的。北朝的那些国家的军队擅长陆战,精于弓马骑射,所以军队大多都是骑兵。而南朝则不然,由于多江河湖塘,且雨水较多,所以一般的士兵都善于水战,水战只用驾船,而不用骑马。所以这些国家大多都是步兵。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为少数名族统治,也就是所谓的胡人。而陈庆之去北伐,当然是要先渡过大江才能同北魏等国的军队作战了,这下就出问题了,南朝的步兵到了陆地上作战,这并非自己的长处。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要战胜骑兵那是非常艰难的,骑兵居高临下,而且速度快,这是步兵所不能比的。

所以,陈庆之是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以及自己的短处,这才想要学习北方军队善于骑射的本领。所以陈庆之作为南梁的将领推崇胡文化,实则是推崇胡人善于骑射的风气和作战技巧,并想让自己的军队也学习这种风气,使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更加强悍。

杨忠 陈庆之

杨忠曾经是陈庆之的下属。杨忠的父亲因公牺牲,他只身来到了山东,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吕苦桃。幸福生活没过多久,南梁打到了杨忠居住的地方,杨忠又流落到了江南。陈庆之想要北伐,就把居住在南方的北人都招进了军队。英俊魁梧的杨忠就这样成了陈庆之军队的一员。

陈庆之画像

陈庆之画像

杨忠立下战功,被封为直阁将军。后来,在陈庆之失败后,杨忠投降了敌人。失败了的陈庆之出家为僧,而杨忠则认识了独孤信,与后者成为了儿女亲家。独孤家是三朝外戚,他的大女儿是北周皇后,七女儿是隋文帝的皇后,三女儿是李渊的母亲。杨忠的仕途扶摇直上,成为了北朝的柱国大将军。有人说,就是因为陈庆之的北伐,才有了后来杨氏家族的辉煌。陈庆之出生寒门,直到四十二岁才有了自己第一次带兵的机会。他擅长以少胜多,几乎每战皆捷,曾用七千兵马大败敌军数十万,是南北朝时期名将。

杨忠与陈庆之完全相反,他出生官僚世族,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萧衍看中,封为主帅。他回到故土后,又受到宇文泰的赏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下属。杨忠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不需要跟随宇文泰作战,自己就能统帅千军万马。他花费数年击败南梁统一汉东。在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后,他率军讨伐北齐。进攻晋阳时,大雪连下了好几天,北齐精兵齐出,联盟军突厥因为害怕退到了西山。可是杨忠鼓励属下说,不应该去考虑人数的多少,成败由天注定。他只带领七百多人就敢与齐兵交战,后来因援军没有赶到才撤退。那时北周皇帝与宇文护正在暗地里较劲,都想拉拢杨忠,但杨忠始终没站队。在杨忠死后,两方势力都表现了哀痛之情。

陈庆之是哪个朝代的武将

我们常用“常胜将军”来形容军事将领很会打仗,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我们最熟知的常胜将军就有:秦朝白起,西汉霍去病,三国蜀将赵云、明朝徐达等等,当然还有白袍将军陈庆之。那么这个陈庆之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武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