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前传嫦娥是谁演的(3)

嫦娥奔月出自哪里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全文是“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嫦娥奔月画

嫦娥奔月画

《淮南子》中的意思是,后羿在西王母那求得了长生不死药,后来被嫦娥偷取,服食之后,奔月成仙,后羿非常的后悔。在《淮南子》的记载中,没有记载嫦娥和后羿之间的关系,故事中的嫦娥不是被迫服食不死药的,而是做了一个小偷,自己偷食不死药成仙的。

嫦娥和后羿的夫妻关系是在东汉时期,由一个文人在注释《淮南子》的时候提出来的,而嫦娥奔月的完整故事也是后来才补充上去的。《淮南子》之中没有记载嫦娥奔月的详细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嫦娥偷了后羿的不死药,成仙奔月。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和其门客编修的一部宣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但是其中也包括了很多的百科类的内容,也可以算做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刘安编写《淮南子》的初衷是为了反对汉武帝刘彻的政治思想,后来,刘安造反被杀,这部著作被汉武帝命人改编,删除了一些他认为不正确的思想,保留了那些百科类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淮南子》,变成了一部和《山海经》差不多的志怪读物。

《淮南子》中记载的“姮娥”就是后世人们称作的嫦娥,因为犯忌讳,所以后世被改为嫦娥,这个人最初出现在《山海经》中,《山海经》中认为她是月亮之母。

课文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来被改编为小学课文《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收录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课本,一个是沪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虽然课本版本不一样,但是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课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月神嫦娥

月神嫦娥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满神弓,一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有个叫蓬蒙的,素来奸诈贪婪、心术不正,也拜在后羿门下。

后羿得到一枚长生不死药,交给了嫦娥保管,后来嫦娥被蓬蒙逼迫,吞下不死药,飞升月宫。后羿回到家,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无奈只得取出妻子生前爱吃的糕点瓜果,遥寄对妻子的相思之情,

后来,百姓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也纷纷取出家中的瓜果糕点,一起祭祀嫦娥,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这是一篇歌颂嫦娥的美丽、机智、聪明的课文,教会学生们在面对歹徒的时候,要冷静聪明的去应付,切记不可以慌张。其实,这篇课文还有一个隐藏的主人公,那就是后羿的恶徒蓬蒙,告诫小朋友不可以做那种恩将仇报的事情,后世甚至还将蓬蒙评为,中国古代十大恶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