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是什么家
人所共知,清代著名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在清代不胜枚举的文学艺术大师中,他的名字几乎与曹雪芹、李宝嘉一样如雷贯耳。那么吴敬梓是什么家呢?后人普遍认为,吴敬梓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也因其在史学创作方面颇有成就,也被后代学者公认是一位成功的史学家。不管吴敬梓是什么家,他留下的珍贵文史资料和不朽的文学作品,都是中国民族艺术宝库中永远值得珍藏的经典。
吴敬梓作品
早年出身官宦世家的吴敬梓家学渊源,世代书香,祖上也是人才辈出。
幼年时期,聪明好学的吴敬梓受父亲影响,常与当时的名流雅士来往,很早就受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有心在学有所成后求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成年后的吴敬梓却并没走上旧时知识分子普遍向往的仕途之路,却在家道中落,功名无望后看透了官场虚伪的本质与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毅然放弃为官做宰的梦想,从此埋首书斋,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文艺创作领域,最终在历经艰辛后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旷世著作,终成为名垂千古的杰出小说家。
吴敬梓的生活经历常令后人感慨,究竟是什么促使其成为一代名家呢?我们不妨设想过,若吴家不曾家道中落,吴父未曾早亡,吴敬梓大概会和封建社会其他豪门纨绔子弟一样,靠着祖宗福荫庸碌一生吧。由此可见,吴敬梓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家,除了其本人身负的旷世才华之外,命运的变迁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
吴敬梓出身安徽全椒县官宦之家,家中曾出过不少翰林名士。幼年的吴敬梓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颇为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写诗作词常有惊艳之笔,因而从小便被一众族人看好,将来必定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苗子。旧时文人求学大多为博取功名,通达仕途,这一点甚至被称为少年才子的吴敬梓也不能免俗,因而可以认为,早期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并不排斥,至少还是希望能通过科举之路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的。
吴敬梓像
然而成年之后,吴家突遭巨变,家道中落,父亲获罪,往日围绕在吴家周围的文人雅士便少了许多殷勤,加之清代官场潜规则横行,卖官鬻爵,走后门现象屡见不鲜,怀才不遇的白衣书生往往因无钱疏通关系而被拒于庙堂门外,终生没有机会一展济世为民的抱负。
在历经屡次落地的挫折后,看透了世态炎凉的吴敬梓已然对功名心灰意冷,此时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没有了少年时代的热衷,相反,他开始痛恨官场的腐败与追逐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造成的人性扭曲,这一系列愤世嫉俗的感慨,在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表露无遗。
今人读吴敬梓的作品,看到的似乎尽是作者对满清官场的辛辣讽刺,然而仔细想想,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并非外界所传言的那么清高,曾经醉心功名,结果却因求而不得所以愤恨,这好像是旧时所有无缘官场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心态。
吴敬梓的故事
说起清代著名的大文豪,《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事,颇有些传奇色彩。相传他出身官宦人家,年少时饱读诗书,经常随父亲游历各地,因而见多识广。世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少年时代的吴敬梓无疑是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幸运儿。
吴敬梓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