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负鼎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这四个字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来体现自我价值。
伊尹负鼎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伊尹见商汤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是,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但苦于无门,于是就去给有莘王的女儿做陪嫁的厨师,这才得以见到商汤。之后,伊尹背着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来见商汤,先是跟他谈论烹饪和滋味,后来借机劝说他实行王道。因此,伊尹负鼎的故事也正是出自这个版本。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说,伊尹是一个有才有德的隐士,不愿意出仕做官所以一直拒绝商汤的聘请,前后五次才答应下来。伊尹给商汤讲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得到了他的重用。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去找夏桀,但后来厌恶夏桀就又回商都。在入城的时候,伊尹见到了商汤的另外两位贤臣女鸠和女房,回去就写下《女鸠》、《女房》两篇文章。
伊尹负鼎就是出自这一个典故,后世的诗歌文章里常常借用它来指辅佐帝王。“负鼎”、“伊尹之志”、“伊尹烹饪”等词语也是相似的出处和意思。
至于把伊尹负鼎当成语使用,虽然没有相关的例子和证据,不过这样的比喻也非常恰当,因为负鼎烹饪对于伊尹而言就是一个进见商汤的机遇,而他也因此得到重用,可以说是实现自我价值。
伊尹霍光
伊尹是夏朝末年生人,商朝的开国功臣,而霍光则是西汉的政治家。两人从时间上相差有1500年左右,但在后世常常被相提并论,称之为伊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都历经多任君王;二是都废立过君王。
霍光辅政
伊尹和霍光在各自的朝代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伊尹先后历经了五位商朝的皇帝,第一个是开国的商汤。伊尹是丞相,也是君王的老师,在太甲放逐期间还摄政过三年。而霍光则先后历经了四位西汉的皇帝,第一个是武帝刘彻。霍光在武帝临终前就被封为了大将军大司马,之后更是独揽大权,权倾朝野。而在他们的辅政下,皇帝都还算贤明,国家也基本繁荣,因此都被后世评价为贤相或者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