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举的儿子
根据《旧唐书》及《新唐书》中均有记载,薛举起兵反隋后,自称为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其大儿子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
薛举出征图
薛举长子,薛仁杲继承了其父的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子承父业,成为隋末唐初占据陇西的军阀。大业十三年,薛仁杲跟随其父亲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武德元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同年十一月,薛仁杲在浅水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薛仁杲带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朝大军相继到达,于是包围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于十一月初八日,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唐朝得薛仁杲的一万多名精兵,民众五万人。李世民将其押送回京,最终难逃死劫。
虽然比起薛仁杲的勇猛善战,薛仁越似乎并未遗传了家族的这个特点,并未有出众的战绩,这可以称的上是缺点也可以是优点,因为同出一辙的薛举、薛仁杲父子虽然同样驰骋战场,武艺绝伦,但同样的有多少的战功就意味着在他们的刀枪下有多少将士丧生,习惯了战场的茹毛饮血,人性也逐渐被蒙蔽,薛举与薛仁杲在对待战俘方面都有耸人听闻的手段,极为残忍,而相比之下,不善于杀戮的薛仁越就显得仁德多了。
薛举薛仁贵
汉唐时期,河东薛氏为海内望族,名列关西六大姓氏之一,分别为韦、裴、柳、薛、杨、杜。薛举与薛仁贵同属于河东薛氏,但虽同时处于隋末唐初的年代,但二者的政治立场注定二者关系为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薛仁贵东征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在河东汾阴,后来跟随父亲薛汪搬迁至兰州金城,位于现今甘肃兰州。大业十三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十六国时期由于长期紊乱的政治局势,再加上它雄厚的地方实力,薛氏一直采取“凭河自固”的政策对抗各民族政权,具有很强的分裂性和割据性。国家的统一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随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薛氏也开始由地方性向中央性转变。尽管薛氏各分支的中央化程度是不同的,但到北朝末年,其主要房支基本整合到中央政权之中,成为促进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