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作品有哪些
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文学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但由于家境清贫,且他唯一的儿子早丧,膝下再无其他子女,导致他的作品多数都遗失了。
《吴承恩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承恩曾写下了《二郎搜山图歌》这首著名的诗篇,讽刺痛斥当时随明世宗南巡承天府的文武大臣大捞民众的钱财,使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之事。
在吴承恩编著《西游记》时,除了自幼看各类志怪小说和神话故事打下的文学基础,他还游览名山大川,以此积累更多的感性素材,最终完成了这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故事与人物都写得生动有趣,含义深刻,逐渐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流传出去,驰名世界。
《射阳先生存稿》是吴承恩的一本诗文集。其诗歌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吟咏歌颂各类的山川景物以及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怀,也有一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除了上述这些作品之外,吴承恩还曾参考唐代小说《酉阳杂俎》、《玄怪录》等书而写下了一本短篇志怪小说合集——《禹鼎志》,但后来因为生活动荡不安而散失了,仅存一篇原序。还有一本《花草新编》,是吴承恩编辑过的一本词集,同样也失传了。
因此,吴承恩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但是保存下来被世人所知的却并不多。他散失的文稿可能是现今存稿的十倍、百倍,甚至更多,这不得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讲诉吴承恩简介
吴承恩是中国明代有名的小说家,他所著的《西游记》是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对当时以及后世小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承恩人物像
吴承恩出生于1500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士,家境清贫。年幼时聪慧过人,阅读过非常多的稗官野史、志怪小说,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也造就了他深厚的素材积累和文学底蕴。
1529年,吴承恩进入龙溪书院念书,这家书院是当时的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建的。吴承恩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博览群书,很快就得到了葛木的赏识。
之后一直过了二十一年,在此期间,吴承恩的生活并不平顺,长期科考上的失利以及生活上的困顿,使得他更多的寄情于志怪小说,抒发内心的郁结。直到1550年,吴承恩补得一个岁贡生,这时他已年近五十。
1551年,吴承恩来到河南新野县担任知县。五年的任职期间,他在儒学、水利等德政事迹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1556年,因母亲年老和生活贫困所迫,他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早年生活的失意,境遇的拮据,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以及吴承恩自身性格上的清廉耿直、不容于世,都让他对现实生活愈加不满,最终因为被人诬告,于1558年愤而辞官,拂袖归去,自此专心于创作。
晚年的吴承恩生活愈加潦倒,曾辗转到过杭州、南京等地靠卖诗文谋生,后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