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超然台记讲了什么
苏轼的《超然台记》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超然台
所谓“超然台”其实不过是密州的一个土台子,不过是地势开阔,视野很广,原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经过苏轼的这一宣传,竟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不仅如此,“超然”这个名字还是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的弟弟苏辙取得,小小的一方土台,能得到两位大文豪的青睐,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苏轼从杭州调到密州之后,重新翻修了超然台,并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这就是《超然台记》。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过人的文学才华展露无遗,文章典雅,用典颇多,行云流畅,一气呵成。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豪迈的情怀,因为苏轼想到今天他重新修了这超然台,以后随着岁月的侵蚀,超然台还是会消失的,今天他与朋友在此游览畅饮,但是这病代表这超然台就属于他们的,人生短暂,等到他们都不在了,还不知道这里会怎么样呢,所以与其耿耿于怀,不能释怀,还不如及时行乐,超然物外,不要做物质的奴隶。这也是一种自我排遣,自我安慰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苏轼的智慧也正体现在这里,他从来都要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会被物质所累的人才能驾驭物质,才能活得潇洒快乐,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体会的乐趣。
秦观和苏轼是什么关系
苏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北宋时期著名的诗词作家。秦观,元丰八年进士,与苏轼同朝代的文学家,扬州高邮人。苏轼与秦观两人年龄上相差12岁,整整一轮,但关系却是非常好的,或许是属相相同的原因,又或许仅仅只是脾性相同,反正两人是十分投机的。
苏轼画像
在史书中,秦观苏轼是师徒关系。秦观非常仰慕苏轼的大名,以学生名义拜入苏轼门下。其实,当时苏轼已经名满天下,秦观算是半路入门,作为学生。但或许是太投缘,从二人之后的书信来看,这种亲密的关系更可以说是挚友,胜似师徒。
在朝野之上,两人政治观点基本相同,属于同一立场,统一战线。在后来的党派之争中,被王安石所代表的新党打压,不受重用,反被排挤。而在秦观的仕途中,苏轼一直对他进行鼓励,毕竟年长,多些阅历与经验,更多地给予指导。而在苏轼那跌宕起伏的官宦仕途中,秦观始终对其不离不弃。就算被流放,被贬,也时常保持书信往来,就算不见面,但总能在书信中交流,共同进步。
从1078年,双方在徐州相识,再到1100年,秦观去世,一共22年,虽然二者直接接触时间并没有很长很久,但是回顾这些年,跌跌撞撞,无论环境怎么变化,秦观苏轼两人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长达22年,有过对现实对朝廷的不满,有过对生活的满足,有过寄情山水的情怀,二人就这样共同进步,相互陪伴,一直亦师亦友的保持着对彼此的坦诚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