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英国,相信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了,关于这个国家,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国际社会几百年来的“搅屎棍”,总能把别的国家搅得乱七八糟的。关于印巴分治这一块,也是一直都被认为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的罪魁祸首。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英国人在其中搅局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1947年,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国已经对印度失去了实际的掌控了,印度独立即将成为现实。1947年2月21日,英国将花花公子蒙巴顿子爵作为英国驻印的最后一任总督派往了印度。蒙巴顿是一位含着钻石汤匙出生的人,他的曾祖母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哥,女王老公菲利普亲王的舅舅。这么一位花花公子在二战期间未建分毫战功,却能做到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
蒙巴顿虽然打战不行,但为人处世、人际协调还是有一套。当时,英国政府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把他派往印度的。英国政府寄希望于蒙巴顿与尼赫鲁还有真纳的私人关系,以及他强大的协调公关能力使印度可以完整的在独立之后还继续留在英联邦的内部。也就是说,当时的无力回天的英国,虽已无力阻止印度独立了,但他们是希望印度不要分裂。之所以英国会有这个好心,并不是英国人良心发现了。而是一个认同英国政治文化理念且统一的印度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而当时的印度,除了谋求独立,还在谋划着分家。这里面起着决定作用的分别是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印度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国大党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谋求印度独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起初真纳也是该党的成员,真纳一直做到了国大党领袖瑙罗吉的私人秘书。但由于国大党由印度教人士把控,伊斯兰教众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于是,印度的穆斯林于1906年成立了 “全印度穆斯林联盟”(或称穆斯林联盟),而作为穆斯林领袖的真纳也在1920年脱离国大党,加入穆斯林联盟任主席。
正是由于这两个势均力敌党派的存在,是印度完整统一的最大阻碍。蒙巴顿上任后,也分别与尼赫鲁及真纳进行过多次会晤,甚至当时英国首相艾德礼还将两人请到伦敦协调,希望他们可以携手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联邦。而由于双方嫌隙太深,最后并未成行。
至于印度为何必须要分裂,首先,从历史来看,印度大陆从来都是分裂的,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印度在世界就是个地理概念。印度只有在强大的外力统治的时候,才可能会象征性的结合在一起。一旦外力消失了,就会立即四分五裂。其次,印度大陆的宗教林立,特别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双方自古就是非常对立。特别是在英国人统治期间,为了分化印度便于统治,其人为的提高了伊斯兰人的地位,削弱印度教的影响,更加深了双方的对立。再则,印度人口众多而民族成分太复杂,印度大陆有几百个民族,但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斯坦族人,但其占比还不到一半,光是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印度就有好多个。
归根结底,印度大陆的分裂,根源在于印度从来没有出现一位如秦始皇一样的人物,如果几百年以前,印度大陆出现一位统治者,可以做到语言统一、度量衡统一,打破原有的土邦统治领地,重新划分行政区域。那么,印度大陆就会如中国一样,不管经历多少次的侵略和分裂,最终还是会走向统一的。
所以说,印度的分裂是必然的,就算当时英国人可以勉强让印巴继续还在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依然要走向分裂。
当然了,印度大陆的分裂,其实对周边国家来说却是非常利好,特别是对中国。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印度大陆没有分裂,那中国的地缘环境更加恶劣。就印度现在这样还没事要挑衅一下我们,要是没有巴基斯坦的制约,印度人还不得天天来找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