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中的普鲁士是如何在围攻中坚持下来的?

欧洲七年战争是继三十年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人战争后,欧洲诸强间展开的又一次旷世大战。然而在这场争霸中,普鲁士以一己之力在欧洲大陆挑战法、奥、瑞(典)和俄罗斯四大强国,却始终不落下风,这是为何?

卓越的军事素质

不论是从腓特烈大地和麾下将帅的指挥才能,还是普通士卒的训练素质作为评判标准,普鲁士军队都堪称当时欧洲最为优秀的军队之一。18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前装燧发枪是步兵和骑兵的常用武器,普军士兵平均每分钟能开火4到5次,而同期的奥地利军队则仅能保证开火一次,开火两次的就已经算是优秀了。不仅如此,普军往往能够凭借更高的机动性和娴熟的多兵种协同指挥战术,做到以少胜多。
当时的战场主要是步兵、骑兵和炮兵为主,腓特烈大帝凭借优秀的指挥才能,常常能将其凝聚一体,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在七年战争期间,普鲁士从一个松散的多民族共同体(东普鲁士地区不属于德意志范畴),逐步产生了极强的普鲁士的国家认同感,这对普军维持长久士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腓特烈大地个人的坚定性格,亦渐渐鼓舞军队,颇受民众士兵们的崇拜。

地理优势

在战争过程中,虽然腓特烈大帝曾做过极其鲁莽的决定,直接进攻了萨克森地区。但这同样为普鲁士抢占了有利的防御阵地和补给来源。另外东部的东普鲁士、威斯特伐利亚和南部的苏台德区等,都起到了拱卫普鲁士核心精华地区的作用。
纵观七年战争,普鲁士实际上是以防守为主,即便有过数次主动进攻的尝试,本质上还是以守为攻的戏码。本土作战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做到以逸待劳,并且凭借地形拱卫,维系后方补给的稳定。另外防守态势下的阵地对峙,有利于普鲁士集中优势兵力对外围的联军各个击破,发挥出兵力最优效应。

时代背景因素

欧洲虽然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法真谛没有发生变化。普鲁士可以借助本土作战的优势,做到以逸待劳,能够维系稳定的后方补给,联军却做不到。沙俄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饱受漫长且脆弱的后勤补给困扰。在英国占据制海权的情况下,陆地运输又多面临路况和普军袭扰问题,前线俄军的战斗力难以得到保障。
不仅是路途遥远的俄军,七年战争期间的法国由于同海外殖民地联系的基本断绝,财政危机严重。并且陷入战争泥潭之后更影响了王室的威望,法军的士气因此并不高昂。普鲁士各主要敌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补给危机,这是普鲁士得以长期坚持下去的一个条件。

普鲁士并非单打独斗

七年战争中,普鲁士并非没有盟友。奥地利王位继承人战争后不久,欧洲发生了被称作“伙伴交换”的外交革命,普鲁士和英国结成了盟友。当腓特烈大帝在战争的第二年发生的罗斯巴赫战役中,以优越的步骑炮协同指挥的战法,以少胜多的痛击法国和神罗联军指挥,英国就开始介入战争,遵照《盎格鲁-普鲁士公约》向普鲁士运送每年67万英镑的财政补贴,并且利用制海权干扰俄法等国的海上运输线。
处于种种原因,法国在罗斯巴赫战役就逐步退出了战争;瑞典始终未尽全力,打着隔岸观火的算盘。真正全力对普鲁士下手的是奥地利和沙俄,但沙俄到了后来也发生了反转。不仅如此,除了英国之外,丹麦、荷兰、瑞士、奥斯曼等国处于自身地缘利益的考量,均给予普鲁士或明或暗的支持和策应。

用实力换来的好运

由于年年战争,到了1762年初的时候,普鲁士不论是兵源补充还是国民生产,都出现了濒临枯竭的边缘,而沙俄和奥地利却携十万大军直逼柏林。可就在此时,极度怨恨腓特烈大帝的伊丽莎白去世,她的侄子彼得三世继承了沙皇之位。由于腓特烈大帝在战争中卓越的表现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仅在普鲁士国内,在国外同样吸引了大批粉丝。碰巧新沙皇彼得三世正是其中的一枚,于是俄普迅速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且派遣两万俄军协助腓特烈大帝收纳先前被俄国占据的普鲁士领土。
俄国的转变不仅造成俄奥联军围攻柏林计划的破产,同时造成瑞典面临被普鲁士和沙俄两线合围的局面,刺激了瑞典也迅速转变了立场。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接盘彼得三世执掌沙俄后,已经没有一心干掉腓特烈大帝的动力源了。
总之,造成普鲁士能够在七年战争中坚持到底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和根本的还是优越的自身实力。至于英国的定期打款、彼得三世改换门庭等,均是因为腓特烈大帝和普军自身的战绩作为打底,才赢得的有利条件。
七年战争落幕之时,英国利用普鲁士成功拖住主要竞争对手法国,大肆扩张海外殖民;法、奥、瑞、俄等国成功遏制住了普鲁士崛起的趋势;沙俄继续西进的步骤;至于普鲁士虽然未能成功晋升为欧洲顶级大国行列,但凝聚国家认同的普鲁士在日后的德意志统一进程中占据了优势,并于百年之后实现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