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由沙皇发动的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这与俄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是分不开的。资本主义力量不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是其根本的原因所在。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改革,农奴制改革法令颁布于1861年。农奴制无情的剥削农民的权利给当时的俄国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种野蛮落后的现象和欧美的农奴制一样大量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导致了工业的落后。
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召开莫斯科贵族会议,标志着农奴制改革提上了国家日程,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857年1月,政府成立了由大贵族地主为主的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强制性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标志着农奴制改革纲领的初步制定。由于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地主,对改革并不热心,所以改革纲领也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效。
1858年2月,在全国各地设立委员会,使农奴制问题的讨论公开化,引起了全社会强大的反响。从此农民和地主开始了激烈的斗争。
1859年3月,成立了编纂委员会,对纲领重新编写。1858年12月4日,确定新纲领,此纲领比上一个对保护农民上前进了一点。1858年1月28日,国务会议批准改革方案,于翌日亚历山大二世签名后生效。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是这样的。19世纪前中期,资本主义逐渐在俄国农奴制社会中发展起来。同时,俄国城市人口普遍增加,人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量远不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
为了提高产量,许多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替换手工操作,改进耕作制度并雇佣劳动者。在当时的俄国,大工厂逐渐将手工工场替代,自由雇佣劳动逐渐将农奴劳动替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呈现瓦解之势。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必须打破农奴制束缚的局势。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将农奴制度的腐朽彻底暴露在人们面前。这场战役使俄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处境,一时间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但是,究竟是以革命还是改革的形式,是当时斗争的矛盾所在。以农民利益为主的革命民主派坚持用革命方式来废除农奴制,而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自由派则试图用改进旧制的办法废除农奴制。在当时的俄国,已渐渐有以革命方式废除农奴制的趋势,但是,农民运动最后并没有掀起革命的浪潮。
在1858~1860年期间,共爆发农民暴动和起义近290次。但是由于当时俄国并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因此最终是由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于1861年正式废除农奴制。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