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是什么 新渡户稻造是这样说的

\
日元上的新渡户稻造
  提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国人多心生厌弃,毕竟与切腹这一行为紧密相连,难免产生令人不快的联想。那么,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著名教育家新渡户稻造就所著的《武士道》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武士道的内涵。新渡户稻造就虽在书中为武士道做了一定的辩护,但我们仍然能从字里行间中看到武士道精神腐朽的一面。
  一、日本的武士精神的起源
  (一)武士道的定义
  从武的贵族在军事生涯及日常生活中理应遵从之道,即“武士准则”。
  (二)武士家族及武士阶层产生
  武士产生于日本封建制正式建立之时,他们是一个特权阶层,主要来自以打杀为业的一群下层人。在长期频繁的战争中,经过筛选,只剩“一群拥有男性气概的、具有野性力量的、粗鲁的人”得以存续下来,进而组成武士家族与阶层。
  (三)武士道的渊源
  1、佛教赋予武士道平静地听凭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一切安然顺从。
  2、日本神道教赋于武士道对君主忠诚、对祖先尊崇。
  3、儒家思想赋于武士道严格的道德教义: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及朋友之间的五伦关系。
  二、武士道的特质与教义
  (一)正直与公正
  1、正直就是赋予人坚定品格和伟岸身形的骨骼。仅有才能与学识而没有正直不能使人成为武士。
  2、“义理”,即“正确的道理”,是公众舆论期待任职者应完成的一种笼统的责任。倘若武士道没有对勇气的敏锐而正确的认识,义理会轻而易举地变成滋生懦弱的温床。
  (二)勇气,无畏坚忍的精神
  勇猛的精神实质是冷静,真正勇敢的人永远是安详的,他从不感到惊愕,没有什么能扰乱他精神的平和。
  (三)仁慈,恻隐之心
  1、仁慈是一种像母亲一般温和的美德。如果以耿直的诚实和严厉的正义来比喻男性,那么仁慈就具有女性的温柔与说服力。
  2、武士既为蛮力以及充分利用蛮力的特权自豪,也完全同意孟子所倡导的“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者从来都想着那些受苦受难、绝望之人。
  (四)礼
  1、礼是长久承受,是仁慈;礼不嫉妒,不自夸,不自负;礼不自行非礼,不谋己私,不轻易发作,不思恶。
  2、礼仪源于仁慈和谦逊,它要求人们永远都表现出优美的同情心,与哭泣者同哭,与喜悦者同喜。
  3、美国人和日本人对送礼物的不同认识:美国人讲的是送礼物的物质价值,日本人讲的是送礼物的精神价值。
  (五)诚实与真诚
  1、诚实与真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诚实与真诚,礼便是娱乐闹剧。
  2、武士诚信标准:武士要遵守诺言,甚至不需要书面保证也能履行,书面保证会被认为不够体面。
  3、诚实的发展: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诚实被证明是种有利可图的美德。
  (六)荣誉
  1、武士生来就把荣誉视为自己的职责和特权,这是武士最为重要的特征。
  2、荣誉的价值:假如能够得到荣誉和名望,生命本身也被视为无足轻重。因此,当一项事业被认为比生命更为可贵,那么人们就会从容而迅速地舍弃生命。
  (七)忠义
  1、武士荣誉的准则中,忠诚才被认为具有至高无上的。在中国,儒家伦理将孝顺父母作为人的首要职责,而在日本,“孝”让位给“忠诚”。
  2、西方的个人主义承认父与子、丈夫与妻子有着各自的利益,这必然使得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义务剧减;而武士道则把家族的利害与其成员的利益联系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八)武士的教育和训练
  1、武士的教育:首先是对武士性格的塑造,而不是培养审慎、知识及思辨能力等精细的才能。支撑武士道架构的三只脚分别是知、仁、勇。
  2、武士学习的主要课程:剑道、射箭、柔术或柔道、马术、矛的使用、兵法、书法、伦理、文学及历史。
  3、倡导节俭:节俭不是出于经济的目的,而是作为克己的锻炼。
  4、培根给出的学习的三个作用:怡情、装饰以及能力,武士道优先选择了“能力”,即从实际的目的来实施教育的。
  (九)自我克制
  1、禁欲主义的国民性格:坚忍的磨练教导人们要毫无怨言地忍耐,礼仪教导人们不可因为自己的悲哀或痛苦的表达而破坏他人的快乐或宁静。两方面结合导致产生禁欲主义的性情,最终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禁欲主义的国民性格。
  2、推崇自我克制的原因:保持举止沉着、头脑冷静,就不会被任何激情困扰。
  (十)自杀与复仇的习俗
  1、自杀(限于切腹或剖腹):以取出内脏的方式自毁。日本人认为灵魂寓于腹部,“我将打开我灵魂的居所,给你看看它到底怎样。你自己来看它是浊是清吧。”
  2、自杀的原因:当荣誉已尽,死是解脱;死亡是躲避耻辱的可靠避难所。
  3、自杀的意义:它是武士们赎罪、悔过、免于耻辱、解救友人或效忠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