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国代表也在会议中,他们认为赫鲁晓夫这个演讲很有意义,但是同时也否定了赫鲁晓夫在演讲中对斯大林的全部批判,因此中国当时一方面否定赫鲁晓夫的演讲,维护斯大林正确的立场,另一方面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找寻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场会议一方面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制度,推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的发展,但由于赫鲁晓夫的草率、片面揭露,引起了各国的骚动。所以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有对社会有利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empirenews.page--]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人赫鲁晓夫出生于1894年,曾经担任过苏联总书记、总理等重要职务,是苏联的领导人。
赫鲁晓夫旧照
根据历史记载,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开始于1953年。在那一年他正式上台,首先从农业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改革。归纳起来,赫鲁晓夫改革表现在在以下方面:工业上,在刚开始减政分权的计划并没有使苏联工业经济有实质性的改变之后,他开始寻找新的改革方案。虽然最终不成功,但是还是有着明显的进展。政治上,主要体现在百姓的冤错案得以平反,打破了斯大林的迷信框框,深化了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农业上,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垦荒地,提高生产量等。虽然这些多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赫鲁晓夫改革过程中,办了不少考虑不周的事,这让当时的苏联陷入困境。
总而言之,赫鲁晓夫改革虽然给人民带来了一些的好处,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以失败告终。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冲击了斯大林的旧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苏联。而他失败的原因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忽略了国情,没有实事求是,失去了本心,太过急于求成。而改革一旦指导思想走偏了,理论上准备仓促,也就意味着不成功。赫鲁晓夫在1964年下台,从而标志着赫鲁晓夫改革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有好有坏,赫鲁晓夫上任后积极改革,其发动的改革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大门,猛烈的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是其改革的优点。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指导思想的错误,也没有做好社会实验和总体规划,导致这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斯大林模式,是其改革的弊端。
赫鲁晓夫旧照
有些人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赫鲁晓夫在改革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只是小修小补,战略方针有太大的盲目性。个人作风霸道、任人唯亲、对很多事件的表态反复无常,独断专行、批判斯大林搞个人迷信、自己也搞个人迷信。
有些人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则持支持的观点,他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主义,打破了苏联人民对斯大林的盲目迷信,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枷锁,不仅对苏联产生积极影响,也推动了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人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农业政策上的调整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农业改革的重点是开荒运动,这次运动即缓解了人民的粮食问题,又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改善苏联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工业上,放开管理权给地方,使得加盟共和国与地方都得到了壮大,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力加速,极大的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外交上也进一步缓和了和美国冷战的格局,慢慢变成了两极争霸格局。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分为好多方面,他不顾实际盲目的进行改革,没有真正的改变斯大林模式,没有从很多深度问题去改革,直接导致了改革失败。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个人作风独断,把各地方的权利都掐在手里,忽略了民生问题,没有民主,法律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