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之神毗湿奴简介 毗湿奴的形象分析(2)

毗湿奴画像

“毗”这个字也是有两种词性,一种名词,另一种是动词。作为名词时,“毗”有两种意思。首先,“毗”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座城的名字,这在《春秋》中就有提到过:五年,春,城毗。第二种意思是人的肚脐。

而作为动词时,“毗”的意思就比较多了。第一“毗”通“弼”,意为辅助,从旁协助。《太尉刘宽碑》中就提到了“辅毗安顺”,其中“毗”和“辅”的意思是一样的。“毗”字除了通“弼”之外,还通“裨”,意为增益。《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轧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这里的“毗”和“补”的意思相近。

“毗”的第三种意思是与……相邻。这种意思运用的比较广泛,比如“毗连”、“毗邻”,都是我们比较常用的词语。第四种意思为附和。《朱熹集传》中就对这个有所解释:“夸,大也;毗,附也。”除了以上者这几种意思之外,“毗”还有辅助、助益、襄助等意思,与之前介绍的都差不多,但又有一点点差距。

[!--empirenews.page--]

毗湿奴的故事

毗湿奴作为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更是非常的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毗湿奴的故事。湿婆作为与毗湿奴地位相当的三大神之一,常常出现在毗湿奴的故事之中。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个故事。

毗湿奴画像

毗湿奴画像

萨蒂是湿婆的妻子,有一次萨蒂的父亲举办宴席没有邀请湿婆,这让萨蒂感到难过,于是她就找到父亲理论。没想到这一理论,却引发了众人对湿婆的嘲讽。萨蒂觉得是自己害的湿婆被侮辱,自责之下久自杀了。湿婆知道妻子为自己而死后,非常生气,找到了自己的丈人将他杀害。但是如此做法还是不能让湿婆解气,于是他将整个天界的都烧毁了。毗湿奴作为世界的保护神,自然要阻止这个行为,于是就与湿婆斗法,保护世界。

后来又有一次,梵天在一次众神的聚会上,与湿婆进行辩驳,争论到底是谁的法力更高强一下。说到愤怒之处,湿婆一剑砍断了梵天的第五个头颅。在场其余的神都认为湿婆这种做法过于暴戾,大骂他“杀梵之贼”。毗湿奴身为三界的保护神,拿起法器就与湿婆进行斗争。不久后,湿婆就落败了,躲回喜马拉雅山上进行苦修。

不过关于湿婆斩杀梵天第五个首级的故事,还有另外的版本。当时梵天与辩才天女相爱,可是辩才天女在名义上梵天的女儿。于是湿婆为了伦理大义,阻止梵天和辩才结婚。就这样湿婆和梵天陷入了争斗中。这两个大神争斗,威力非常强大,世界都可能会被毁灭。于是毗湿奴出面调节,用武力逼湿婆离开。

毗湿奴的坐骑

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毗湿奴的坐骑是迦楼罗。迦楼罗是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在东南亚地区,迦楼罗还是忠心的象征。在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迦楼罗是一种巨型神鸟,专食龙族。在中国民间,迦楼罗一般都被称为大鹏金翅鸟。

毗湿奴坐骑画像

毗湿奴坐骑画像

迦楼罗通常以人面鸟身、鸟面人身或者全鸟的形象出现,整体看上去非常像火凤凰。人面鸟身时,以肚脐为分界线,上半身是天王的形象,下半身是鹰的形象。但是上半身也不完全是人的模样,因为它的嘴还是鹰嘴,整张脸呈现出愤怒的样子,牙齿也是裸露在外。它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宝冠,头发呈披散状态。身上披着一件璎珞天衣,全身金色。身后的两个翅膀是红色的,向外展开。

鸟面人身,主要是出现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这些地区的寺庙,认为迦楼罗是观世音的化身之一,于是迦楼罗常常被在供奉观音的宝殿中出现。这个时候迦楼罗的具体形象是全身白袍,人形,只有嘴上是尖喙,依旧是鹰的样子。全鸟形出现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迦楼罗往往是金鸡的形象。全鸟形的迦楼罗除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出现以外,印度尼西亚国徽上的迦楼罗也是全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