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列维坦结束了自己的学习生涯,却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并未跻身画家行列,身负奇才却因民族歧而两次被迫迁出莫斯科,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得以回到母校任教。列维坦生平命运的沉重,使他早期的作品烙印上了灰暗悲戚的色彩,反映了当时俄罗斯普遍的消极社会情绪;画作风格的改变在列维坦生平的进一步展开下也悄然发生了。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到达南方克里米亚,在南方环境的浸润下,利维坦领略到阳光的力量,感悟到纯洁的色彩对于画作的意义,之后,他的画作色调更大胆了,色彩也更加流畅了。十九世纪末,他在民主运动的浪潮中,契科夫的影响下,作品中表现社会变革时期的喜悦和期待的成分逐渐增多,自然与情感的统一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位优秀而深沉的画家困顿一生,孑然未婚,只在世间驻足了三十九年,于1900年时便与世长辞了,然而他优秀的作品却长留人间,给无数人以情感的启发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