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巴枯宁
出生于1814年5月30日的米哈伊尔·巴枯宁是前俄罗斯帝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倡导者和推进者,亦是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的主要对手。
米哈伊尔·巴枯宁照片
米哈伊尔·巴枯宁出身不俗,他诞生在俄罗斯帝国特维尔省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父母皆出身名门并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有过从政经历的父亲,更希望儿子在军界出人头地。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期的巴库宁曾有幸进入帝俄首都彼得堡炮兵学校学习,并在那儿获得了准尉军衔。
遗憾的是志不在军界的巴枯宁最终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帝国军官,1836年,他前往莫斯科,在那儿参加了青年哲学家组成的哲学研究小组,很快便热衷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这些研究也对米哈伊尔·巴枯宁今后的学术理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940年秋,巴枯宁来到西欧留学。在他学习期间,适逢欧洲革命爆发,巴枯宁长期以来从政的愿望因此而得以实现。在漫长的欧洲生活岁月里,他辗转德国各地,踊跃表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的核心理念,并在1847年11月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公然抨击,这些舆论当时在第一国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849年5月,在经历了德累斯顿人民举行的武装起义后,米哈伊尔·巴枯宁被捕入狱,后又被沙皇政府引渡回国,历经半生漂泊,终于1876年7月1日死于肾脏疾病。
巴枯宁主义
所谓巴枯宁主义,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倡导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意在宣扬绝对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政治机构的主导和独裁,同时也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主张。
米哈伊尔·巴枯宁照片
由于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因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巴枯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曾经历过漫长和激烈的争吵,由此,米哈伊尔·巴枯宁的名字和他极力主张的巴枯宁主义也成为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在第一国际中的主要对手。
事实上,在今天来看,巴枯宁主义只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它挑战的是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一直存在的秩序和管理体系,因此,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具体实施这一理论模式,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更遑论它有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然而由于巴枯宁主义诞生于欧洲大革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各种思想意识碰撞的现象也在那个时期屡见不鲜,因而哈伊尔·巴枯宁所倡导的无政府主义理论还是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术专家的支持和肯定。
时至今日,不可否定的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巴枯宁主义曾为领导工人运动做出过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虽然有不少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者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抱有怀疑和排斥的态度,然而结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正确看待巴枯宁主义,对现代从政者来说,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