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垣征四郎在日本军队中和以石原之智并称板垣之胆,他是日本昭和时代的重要将领,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他与原石共同策划的“九一八”事变,以一万人来挑战20万的东北军,最后也胜利了,在1937年,仅仅以半个师团就击溃了中国军30多个师,成功攻占了山西,从这可以看出板垣征四郎的军事能力。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板垣征四郎也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了绞刑。
戴笠是中国陆军中将,他毕业于黄甫军校第六期毕业。戴笠因为得到蒋介石的信任,所以长期从事特工和间谍的工作,专门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同时担任副局长。在抗日战争中,他立下很多功勋,在1946年因飞机失事而身亡,在他死后被追任为陆军中将。 [!--empirenews.page--]
板垣征四郎评价
众所周知,板垣征四郎是二战甲级战犯,侵华战争的刽子手。与石原莞尔一起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东北沦陷。要想客观分析板垣征四郎评价,不仅要停留在受害者的一面看待,也要站在当时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去看待。相较于“日本第一兵家”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在行军作战上,日军称他为“板垣之胆”,称颂的是他纵横华北,经略满蒙,策马中原。
板垣征四郎剧照
所以站在日本角度,人们对板垣征四郎评价是忠君之臣,忠国之民,骁勇战将。板垣征四郎是昭和年间的陆军大将,他以一万日军破二十万东北军,以半个师团溃20多个中国师。从日本国民的角度来说不可谓不骁勇,不可谓不神威,如果排个日本近代十大名将,板垣征四郎必定能排在前几。
但如果说板垣是忠君爱国,携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的名将,那也大可不必。思君,其侵华失利,致二战之败,天皇受辱,可谓不忠。思国,其东北事变,交战中国,致帝国于泥潭,可谓不智。思社稷,其鼓吹建伪满洲国,武士道精神,使国民于战时,战后,流离失所,亲友相离,可谓不孝。
所以板垣是一个可悲的的人,真如他是“帝国之胆”,有战于天下之胆魄,却无战于天下雄心。所以最客观的板垣征四郎评价是勇猛有余,沉稳不足,嗜血成性,人类之耻。
板垣征四郎 张自忠
板垣征四郎和张自忠两人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中国人,按理来说不会有什么交集。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五师团想沿着青岛沿胶济铁路向西侵入,妄想夺取临沂后,同津浦线上的矶谷师团在台儿庄会师。不想板垣征四郎和张自忠两人的军队在临沂大战一场。
张自忠
在当时,临沂是军事上必争的重镇,临沂的得失关乎着全局的战争走势。原本留守临沂的城防司令张元里只有他所属的保安队两千余人,他自知无法守住临沂就致电第五战区,第五战区的司令李宗仁急忙调第三军团的庞炳勋带着部队去临沂,准备固守县城,阻止敌人前进的步伐。其实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只是个杂牌军,总兵力只有1.3万人。庞炳勋到了临沂后观察地形后就开始布置防线。板垣征四郎的师团企图强行通过临沂向台儿庄进攻,在他攻陷各地后,以优势的兵力围攻庞炳勋的五个团。
庞炳勋已经做好了同临沂共存亡的决心了,他以沂河这一天然屏障,同日军血战了好几天,后来发现没有支援就无法在支撑下去了。就将战况报告给了李宗仁,请求能快点派援军过来支援。当时李宗仁想到了张自忠,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就是机动部队,哪里有险情就支援那里。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战无不胜的存在。
张自忠和庞炳勋两人有宿怨,但是这次庞炳勋没想到是张自忠来救援他的。但是他们都以大局为重,枪口一致对外。在张自忠的军队接受城防后,同日军激战了五天,整整五天五夜没有一刻停歇下来,最后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终于胆怯,只好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