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有哪些共同点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

莫里哀也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占有很大的位置。而威廉·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乃至全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之一。莫里哀与莎士比亚都为世界文学史带来很大的贡献。对比两者的相似之处,就能发现两个人在作品中都有过一个“铁公鸡”的形象。

莫里哀剧照

莫里哀剧照

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让人难以忘怀。相似的形象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两个人很相似,对金钱有极度的渴望,但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阿巴贡在仆人和儿女眼里就是个“铁公鸡”,自私自利,因为贪婪和爱财,阿巴贡不惜牺牲儿女的幸福。故事最后有个完美的结局,儿女的婚事得到解决,并且不用阿巴贡掏出来一分钱。而夏洛克一开始借给安东尼奥高利贷,后来不惜要割下对方的一块肉,是为了报复安东尼奥以往的羞辱,于是夏洛克相对于阿巴贡更多了一分阴冷。更能看出他的狭窄心胸,极强的报复心。夏洛克是个犹太人,单从身份上来讲,这个人物就多了一分悲剧色彩,故事的最后,夏洛克的亲人离开了,仆人也走了,他自己最后也输掉了剩下的财产。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个角色是这喜剧中的结局是最为悲惨的。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穿越历史的场合依然能够警醒世人。在他们笔下,各种角色也是一种观点的映射。作者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旨在阐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作为读者,透过这些简单的文字,去了解,去认识这些作者眼中的世界。

莎士比亚的读书故事

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他的爸爸是当地的一镇之长,小时候不愁吃不愁穿。不过后来他的爸爸因为投资不利,导致整个家庭都破产了,才13岁的莎士比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无忧无虑了。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他都没有放弃读书,莎士比亚的读书故事一直都被很多人视为读书的榜样。

莎士比亚画像

莎士比亚画像

在家里还没有破产之前,莎士比亚不是纨绔子弟,而是非常珍惜读书的每一分每一秒,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只要有空就会去读书。他那时候在当地的一个文学类学校上课。6年的时间里,即使上课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他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把那个学校图书馆里的文艺类图书都读完了,那些书超过1000本,并且能够背诵很多诗和经典剧本的对话。在小学时,莎士比亚的读书故事被很多人传为佳话。

因为父亲喜欢看戏,莎士比亚受父亲的影响很大。只要有演出就跟伙伴们模仿,还自己做编剧和演员。父亲投资失败之后,他一直都在为养家而奔波,但是一直都没有放弃戏剧,后来找到了一份为剧院看门的工作,慢慢开始跑龙套。伦敦闹鼠疫的时候经济不好,很多人都走了,剧院也开不成了,而莎士比亚趁这两年充电,读了很多关于戏剧的书、文学的书、哲学的书等等,也是这两年莎士比亚开始了戏剧的创作。

无论有钱还是没钱,无论有多忙,莎士比亚都坚持读书,坚持戏剧的梦想。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读书故事,才有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等作品的问世。

莎士比亚的成名作

莎士比亚是英国声名远播的剧作大师,他的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让人赞叹。据统计,在现今所流传的莎翁作品中,戏剧数量达37部、14行诗共154首。其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言版本,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阵热潮。研究莎士比亚作品被称为“莎学”,同中国的“红学”相媲美,而这也足以说明莎翁的作品魅力。